DSE 2020│重温中文题目、考试报告 阅读忌狭隘 宜读不同类文章

撰文: 邝晓斌
出版:更新:

教育局宣布2020年中学文凭试(DSE)笔试将于本周五(24日)开考,被喻为“死亡之卷”的核心科目中文科笔试,亦将于5月4日及5月5日进行。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考生需留意占分数14%的卷四说话卷已取消,其余各份试卷占分按比例调高。
《香港01》整合考评局的2019年DSE《试题专辑》,当中包括答题表现及常犯错误等,让考生引以为鉴。

去年中文科卷一阅读能力,乙部的阅读篇章包括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钱锺书《谈教训》以及刘熙载《海鸥》。(资料图片)

去年中文科卷一阅读能力,曾考核的文言阅读篇章包括《岳阳楼记》、《出师表》、《山居秋暝》、《论仁、论孝、论君子》等;而乙部的阅读篇章包括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钱锺书《谈教训》以及刘熙载《海鸥》。

中文卷一:学生审题不周、思考能力不足

考评报告指,去年的卷一甲部考题的难度与往年相若,考生在该部分的表现稍有进步,曾用心温习的考生大多可取得理想的成绩,但也有部分考生对有关篇章的理解较差,即使十分浅易的考题,也未能取得分数,考生表现的差异颇大。

乙部两篇白话篇章均为讽刺文章,取材与近年以抒情为主的不同,或有部分考生会略感陌生。综合而言,去年考生对篇章的重点及写作手法也有基本的理解和掌握,空白的试卷甚少,惟两篇讽刺文章的表达方式也较为婉转间接,部分考生未必可以理解文章的深层意思,故表现未如理想。

报告认为,考生在常犯的毛病,例如审题不周、阐释粗疏的情况仍十分普遍。除作答技巧外,更为根本的问题是,学生的思考能力不足,如考题须综合全文分析时,考生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仅就字面意思推敲往往会曲解文章的重点或主旨。报告指,接近三分之一的考生不知道《山居秋暝》的体裁,反映考生的日常学习和温习欠用心。

历届文凭试中文试卷 ── 阅读理解甲部范文

文章

2018

《劝学》 

《出师表》

词三首:《青玉案.元夕》

2019

《劝学》(语译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语译题)

《出师表》(语译题)

《岳阳楼记》

《山居秋暝》(语译题)

《论仁、论孝、论君子》(语译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语译题)

须正视学生阅读层面狭隘

报告续指,学生阅读的层面狭隘是必须正视的问题,考生平日读书若只聚焦于指定文言篇章,或与过往考试文章体裁接近的文章,而没有广泛阅读,则当考试形式改变时,考生定必会感到陌生而困惑不已,“作答起来难免左支右绌,如多读不同时代的经典作品,对鲁迅和钱锺书两位名家的写作风格特色,以及作家身处的时代背景,必不会感到陌生,自然较为容易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和主旨。”

报告建议,学生应多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多思考多分析,透过细读文本,才可以提升语文素养巩固语文基础知识,提升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之培养非一朝一夕能有成。”

历届文凭试中文试卷 ── 阅读理解课外篇章

文章

2012

白话文:《文汇报》前副总编辑曾敏之《桥》

文言文:《韩非子.五蠹》

2013

白话文:台湾作家张晓风《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及香港作家 黄国彬《说誓》

文言文:《吕氏春秋.士节》

2014

白话文:台湾作家徐国能《第九味》

文言文: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2015

白话文:中国文学家林语堂《论趣》及中国作家贾平凹《观沙砾记》

文言文:明朝文学家宋濂《杜环小传》

2016

白话文:台湾作家林清玄《红心番薯》

文言文:清代散文家魏禧《吾庐记》

2017

白话文:台湾作家刘裘蒂文章《跑道》

文言文:清朝康熙时期俞长城《全镜文》。

2018

白话文:台湾作家林黛嫚《孤独的理由》

文言文:唐朝文学家李翱《命解》

2019

白话文 :中国近代作家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及钱锺书《谈教训》

文言文 :清代著名学者刘熙载《海鸥》

资料来源:考评局

中文科阅读卷12篇范文包括:

《论仁、论孝、论君子》

《鱼我所欲也》

《逍遥游》(节录)

《劝学》(节录)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录)

《出师表》

《师说》

《始得西山宴游记》

《岳阳楼记》

《六国论》

唐诗三首:《山居秋暝》、《月下独酌》(其一)、《登楼》

词三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秋情》、《青玉案.元夕》

资料来源:教育局

考评局2019文凭试《试题专辑》建议,学生应多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多思考多分析,透过细读文本,才可以提升语文素养巩固语文基础知识,提升阅读能力。(资料图片)
+5

卷二作文:考生以投机心态面对 作品硬套“范文”

去年的卷二作文卷,考生须于三题中选答一题,当中包括续写“这一句话,我会记上一辈子”;以及要考生谈谈“读书无用”的看法。报告数据显示,第一至第三题的选题率分别为64%、11%及25%。

最多人选答的第一题表现方面,报告指一般考生只能完整叙述事件的始末,描写较为空泛,也未能寄托较为真挚及细腻的感情。表现优异的考生能紧扣“这一句话”开展内容,就不同人生阶段对该句话有不同体会,感受层层递进,突显“这一句话”如何对自己影响深远或刻骨铭心。

然而,报告提及有考生套用过往试题的“模拟作文”及“范文”,包括“必要的沉默”、“心结”等内容,导致扣题不紧,最终仅能套题,而未能带出“这一句话”如何能让自己“记上一辈子”。

历届文凭试中文试卷二作文题目
年份 作文题目
2012

1.写一位唐老师的言行,如何从中体会中国文化可贵

2.从一篇“刺猬困境”寓言,写如何贯穿在现实生活

3.如何善用“休学年”

2013

1.以自身经历讲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理

2.“孩子不是等待被填满的水瓶,而是盼望化作燃烧的火焰”,以“成长”为题写作

3.就妈妈打扫事件对你的启发,谈谈如何消除偏见

2014

1.“今天发生了一件事情,当时我曾经想力阵己见,最后选择了沉默。我认为沉默是必要的。”,以“必要的沉默”为题续写

2. “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后”,谈处世态度

3.看图以“阳光与阴影”为题写作

2015

1.续写“没有手提电话的一天”日记

2.选择以“梦想看似不切实际,其实很有意义”或“梦想看似很有意义,其实不切实际”为题写作

3.对“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看法

2016

1. 缤写“热闹过后,我却感到失望”

2.“我在__之中找到快乐”

3. 对“传统往往是创新的包袱”看法

2017

1. 试撰写文章一篇,并以“自此之后,我终于解开了心结。”为末句收结全文。

2. “足印”虽是平常事物,却可以引起联想,或牵动思绪,又或启发思考。试以“足印”为题,就个人体会写作文章一篇。

3. 有人说愤怒是坏事,有人说愤怒是好事,有人说处理愤怒的情绪需要智慧......
试以“谈愤怒”为题写作文章一篇,谈谈你对愤怒的看法。

2018 1. 旧地重游,看到眼前景象,难免兴起一番感受。试以“重游旧地所见有感”为题,写作文章一篇。

2. 日常生活之中,有各种各样的禁区。试就个人的想像或思考,以“禁区”为题,写作文章一篇。

3. 试以“谈知己”或“谈敌人”为题,写作文章一篇。
2019

1.试以“这一句话,我会记上一辈子。”为首句,续写这篇文章。

2.试就你对诗歌《想想别人》的体会或联想,以“想想别人”为题,写作文章一篇。

3.俗语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也有人说“读书无用”。试写作文章一篇,谈谈你对“读书无用”的看法。

资料来源:考评局

至于第三题,报告指有能力稍逊的考生误把题目的导引视为论题,只论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偏离题目写作要求;或只谈现今社会“读书的现况”或“正确的读书方法”未有直接回应题目。表现优异者,则能展现出高远的立意和开阔的眼界,例论述“读书”的本意,例如提升品德层次,探索人生和生命意义等,或慨叹在现今实利挂帅的社会,读书明理的精神已荡然无存,人文精神衰微。

报告指,考生的取材都十分接近,如要证明“读书无用”,多举李嘉诚、比尔盖茨、朱克伯格、曹星如等作为例证;又或要反驳“读书无用”之说,多援引爱迪生、莱特兄弟等,以及文言指定篇章中的《逍遥游》、《劝学》、《师说》三篇的内容为例证。报告认为,这些都是近年公开考试中议论文引用到的常见论据,反映学生的写作材料较为单一。

报告认为,近年不少考生都以“投机”心态面对作文卷,熟读甚至背诵数篇历届试题的“范文”,考试时硬套至自己的作品中。报告明言,如发现背诵的情况,相关部分不予评阅,届时将影响整体评分,得不偿失。

考生宜“返璞归真”提升思维层次

考生若要改善此卷表现,报告其中一项建议是“返璞归真”细读经典著作、多留意中外时事,逐步扩阔视野,提升思维层次,才是有效方法,“语文能力的提升,难以一蹴即就,这虽是老生常谈,但实为颠簸不破之论。”

报告形容去年考生在卷三聆听综合能力卷的审题能力颇佳,但考卷字体潦草者略多于往年,考生宜多注意。(资料图片)

卷三聆听及综合能力考核方面,去年乙部综合能力部分文体要求为专题文章,考生需自拟标题,以中学生身分撰文,先举例说明两项宜居城市的特质如何缔造幸福生活;再选择一个建设社区计划主题,论证选择该主题的原因。

去年考试报告提出四项建议,包括:聆听阅读须全面兼顾、用字遣词应切合场景、用心辨析能捉紧主线、积学储宝以融会贯通。报告形容去年考生审题能力颇佳,但考卷字体潦草者略多于往年,考生宜多注意。

卷四说话能力卷原本占14%,取消后其余各份试卷按比例调高,当中阅读卷及作文卷同样调高至28%,聆听综合调高至20%,校本评核调高至24%。换言之,中文科笔试总比重将由80%调低至占76%,而校本评核的分数较以往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