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中心总监:两三成新型肺炎患者失味觉 轻症或社区隔离

撰文: 侯彩琳
出版:更新:

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本港累计逾800宗个案。医院管理局临床传染病治疗专责小组主席暨传染病中心医务总监曾德贤在港台节目表示,从欧美回港的确诊个案急升,对本地医疗系统造成很大压力。虽然本港目前仍有足够隔离措施,但有需要考虑在社区设立隔离设施,供病情较轻的患者入住。他又指,若医疗系统难以负荷,入院个案过多,甚至会考虑让情况稳定、经过医院治疗、传播风险低的患者居家隔离。
另外,曾德贤表示,本港约有两至三成患者,会短暂性失去味觉或嗅觉,大部份病人会慢慢回复正常,难以说明病征是否具有持久性,而目前有一名患者由确诊至今仍失去味觉。

▼防疫辣招 禁四人以上聚集 关闭多项设施▼

+9

医院管理局临床传染病治疗专责小组主席暨传染病中心医务总监曾德贤表示,随著从欧美回港人士的确诊个案急速上升,本港由3月中开始进入第二波疫情,对医疗系统构成很大压力,故医管局改装部份普通病床成二线隔离病房,以腾出隔离病床给症状较严重的患者。

曾德贤指,病情相对稳定的轻症病人可转入二线病房,虽然他们的鼻腔分泌物对病毒测试呈阳性反应,但以往曾对他们的病毒样本进行培植测试,结果反映病毒已无法繁殖,相信这类病人的传播性很低。他又强调,经改装的病房合乎标准,有相应的室内换气系统和负压设备,二线隔离病房安全。

曾德贤说,虽然本港目前仍有足够隔离设施,但有迫切性需要考虑在社区,例如在亚博馆或运动场馆设立隔离设施,供病情较稳定、传播性低的患者入住,以减轻公共医疗系统负荷。他又指,若医疗系统难以负荷,入院个案过多,甚至会考虑让病情稳定、经过医院治疗及传染性低的患者居家隔离。

医管局临床传染病治疗专责小组主席暨传染病中心总监曾德贤表示,本港有迫切性需要考虑在社区,例如在亚博馆或运动场设立隔离设施,安排病情较稳定的患者入住.(资料图片)

另外,曾德贤表示,第一波新型肺炎疫情的病人,大部份有发烧等明显病征,但第二波病人的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例如咳嗽等相对比较少。他提及,现时本港约有两至三成患者,会短暂性失去味觉或嗅觉,大部份病人会慢慢回复正常,难以说明病征是否具有持久性。他解释,病毒可能会入侵脑部负责嗅觉和味觉的神经,当病人发炎情况减退后,味觉或嗅觉就会逐渐恢复,而目前有一名患者由确诊至今仍失去味觉。

另外,曾德贤表示,对病情轻微的新型肺炎患者,支援治疗可能较药物更有效,第一波疫情时有五位病人无用药,有病人由3月中至今没有用药仍无问题。而年轻或没有长期病患的病人,因为免疫系统较强,可以选择不用药。

曾德贤再解释,现时医院在病人入院时,会提出药物治疗及支援性治疗两种治疗方案。药物治疗主要使用利巴韦林、蛋白酶抑制剂和干扰素治疗;而支援性治疗即是不用相关药物,例如若病人氧气不足就提供氧气、发烧就提供必理痛等,现时大约一至两成病人选择支援性治疗,有部分人已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