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解密系列六】英方质疑许家屯挽救《天天日报》草率
撰文: 蔡传威
出版:更新:
中英双方在1984年签署联合声明后,一边准备12年后政权移交,一方亦在过渡期作部署。《香港01》远赴伦敦英国国家档案馆,翻查最新一批解密文件,披露了30年前、即香港过渡期之初英方在香港的盘算和思路,反映英方尽力维护其在港的长远利益,及在加快推动本地化,争夺民意以牵制中方。密件亦让公众一窥,当时受港人欢迎的已故港督尤德,如何拒绝增加港督的权力,以限制政权移交后行政长官的实权。已停刊的香港老牌报章《天天日报》,1984年陷入财困,东主当年向新华社香港分社求助,时任社长许家屯为保住这份社论多支持中方的报章,遂决定用个人名义做银行担保。这件事引起英方关注,解密文件显示,英方直言许家屯的做法草率,曾考虑是否提醒许家屯他不会享有特权,但后来评估过银行不会令许家屯尴尬,因此英方决定什么也不用做。摄影:政府新闻处图片、资料图片
翻查资料,与中方关系密切的妙丽手袋及皮鞋创办人刘天就,在70年代入主天天日报并担任社长,但到84年妙丽倒闭,刘亦陷入财困,将天天卖盘,并从亲中的金城银行获得一笔3000万元贷款。据许家屯回忆录,他认为值得给予援助,遂签字就贷款做担保人
这事触动到英方,密件显示,港府政治顾问布义德在5月致函英国外交部,指出不能排除报纸倒闭,许会引用豁免权的可能,这是最差的情况,提出需要考虑是否提示许他没有特权,避免港府及中方尴尬。
英国外交部香港科科长高德年其后回复,认为许以个人身份去做这事“有点草率”,并分析指即使天天执闭,银行极不可能向许追讨,因此同意英方什么也不用做。后来许家屯在回忆录提到,刘天就取得贷款后不知去向,最后要由新华社为天天寻找新金主。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
报料请致电或WhatsApp “01线报”:6511 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