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基金拟取消明年N无津贴 基层叹“我哋就死得”
“如果连关爱基金(N无津贴)都扣埋,我哋就死得”,阿燕过去申请了3年俗称“N无津贴”的关爱基金“非公屋、非综援的低收入住户一次过生活津贴”,前日突闻关爱基金今年或取消N无津贴,一家五口一旦失去14,000元津贴,顿时深感迷茫,她不知从何节省。多个关注基层的团体促政府应先检讨成效,冀将N无津贴恒常化。
一家5口低津资格不符仅靠N无津贴
“N无津贴”自前年起,每年发放一次性津贴,金额为一人住户4,000元、二人住户8,000元、三人住户11,000元、四人住户13,000元及五人或以上住户14,000元。但关爱基金专责小组主席罗致光日前表示,明年将停止发放N无津贴。
阿燕得知后,深感徬徨。逾60岁的阿燕夫妇,一家5口住在约300呎私人房屋,儿子从事装修,工作时多时少,有时月入逾万,有时仅有数千,而媳妇则月入约12,000元。乍听一家收入不少,然而屋租已占8,000多元,孙儿补习费1,200元,再加上两老医乐费、水电媒费及杂费等,每月几乎无余钱。申请了3年N无津贴,阿燕说,“起码够交最少一个月屋租先”。
政府指现有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可供申请,阿燕叹道一家的工时及家庭入息不符,申请不到低津,若连N无津贴亦领取不了,“我哋就死得”。
退休长者感无奈
N无津贴可以帮助的,还包括一班非公屋贫困长者。近70岁的郭婆婆独居㓥房,月交5千元租,她说7年前为帮助儿子还债,卖去居屋,自此连公屋也不能再申请。她又不希望申请综援,现时仅靠生果金及积蓄支付生活所需。
对于N无津贴可能被取消,郭小姐只可无奈接受,但亦概叹,“我咩都无话要争⋯⋯唔通70岁要我扫街咩?”
团体促先检讨并恒常化津贴
多个关注基层生活的团体批评关爱基金委员会混淆其他津贴,更在未有检讨成效下便肆意取消,促政府官员尽快交代原因,检讨成效结果后始决定津贴最终方向及将津贴恒常化。
香港圣公会麦理浩天人中心社区发展服务干事吴堃廉表示,N无津贴非可被其他津贴代替,例如低津是帮助在职家庭,“咁啱街坊失业”,便申请不了。吴又批评,今年最新申请N无津贴人数逾11万,却未曾提出会面检讨,委员会不应贸然取消。
循道卫理观塘社会服务处研究及发展主任邓宝山亦表示,若关爱基金取消原有津贴,“系咪可以确保街坊可以申请其他津贴?”
关爱基金专责小组主席罗致光重申,“N无津贴”与低津无关,前者仅属政府帮助非公屋、非综援的低收入住户的纾困措施,作用是“补底”,亦非为了处理高昂租金的问题,而今年财政预算案“减糖”,“N无津贴”自然要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