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去年检获8000伪钞 骗徒多于便利店、的士夹杂真钞行骗

撰文: 陈淑霞
出版:更新:

粗制滥造伪钞攻港,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数据显示,去年共检获8,009张伪钞,是前年的2.7倍,当中包括警方去年第4季检获逾5,000张“练功券”。
部分伪钞流出市面,最新趋势显示,骗徒近大半年常在夜晚及人多时,趁快餐店、便利店职员及的士司机“无为意”时,将伪钞混入真钞使用。商业罪案调查科专家及支援组总督察邓舜仁指,近年本港检获的伪钞质素粗劣,以喷墨打印,凹凸手感更欠奉,他提醒市民留神防伪特徴,即可轻易分辨真伪。

警方于去年共检获8009张伪钞,大部分自执法行动所得,其余则流出市面。(李泽彤摄)

警方于去年共检获8009张伪钞,是前年的2.7倍,商业罪案调查科专家及支援组总督察邓舜仁表示,当中87%是警方于执法行动中检获,但未有证据显示属有组织活动,其余伪钞来自银行及马会从顾客收取所得,亦有部分流出市面,由市民或零售商户收取后报警求助。

按面额分类,去年以1,000元伪钞最多,共检获5,785张,较前年的521张同比增加近10倍。邓解释,数字急增源于警方去年11月捣破一宗无牌找换店伪钞案件,当时共发现5,006张面额1,000元的“练功券”。其次为500元面额假钞,去年共检获1,082张,较前年增加40.7%,其余面额伪钞包括100元、50元及20元等,则同比下跌介乎20%至75.7%。

右边第二张面值500元的伪钞,上面印有“练功专用”字样,警方本月初在屯门拘捕10名男女,涉嫌行使俗称“练功券”的伪钞有关。(李泽彤摄)

骗徒于便利店及的士等“搏大雾” 趁夜深、人多鱼目混珠

邓舜仁表示,过去10年,警方每年检获约数千张港元伪钞,平均每100万张流通钞票,约有1至2张属于伪钞。他特别指出,警方发现流出市面的伪钞,近大半年常见于便利店、快餐店及的士,骗徒专拣深夜人多时分或繁忙时间下手,通常会鱼目混珠,将伪钞夹杂真钞之中,“一张起、两张止,亦通常唔会用最大面额嘅‘银纸’。”商户或市民往往不虞有诈,“未必有细心睇,心急就匆匆收咗”,因而收取伪钞。

警方发现,骗徒近大半年常挑便利店、快餐店职员,及的士司机下手,趁人多或夜深时分,将伪钞鱼目混珠使用。(资料图片)

伪钞质素粗劣 喷墨式打印、无防伪特徴

他续指,自2013年捣破高清版假“金牛”后,仿真度高的伪钞几乎绝迹,近年警方检获的伪钞质素粗劣,多数以喷墨式打印,亦无凹凸手感,更无特别印制防伪特徴,只要细心留意,即可辨别真伪,“如果因为无为意而收到,真系好可惜。”

真钞防伪五大特征

1/真钞右上角设有“动感光亮图案”,轻微倾斜纸币时,图案中的闪亮光环会随之转动
2/纸币上亦设“开窗金属线”,印于金属线上的大、小闪亮圆环会随著钞票转动
3/将钞票置于光源下,轻微倾斜,可见隐藏银码数字
4/真钞呈凹凸手感,并不如纸张般平滑
5/真钞亦设高透光水印,背光时会见到明显的紫荆花图案

资料来源: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

他又提醒,市民倘收到伪钞切勿试图使用,应尽快报警求助。根据《法定货币条例》,任何人士拒收法定货币,并不构成刑事罪行,但根据《刑事罪行条例》第99条,行使伪制纸币及硬币等,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入狱14年。

邓舜仁表示,商业罪案调查科未来将继续加强打击伪钞,并与相关机构包括金管局等建立通报机制,亦会透过情报主导展开执法行动,亦会透过举办讲座及于警方社交平台发布资讯,加强宣传,另会进行跨机构合作,提高零售职员及银行人员钞票真伪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