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武汉包机解构 政府工作人员、滞留港人分区坐防感染

撰文: 陈倩婷
出版:更新: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逾千港人滞留湖北武汉,政府接载港人回来的客机,外表与一般客机无异,惟内里由座位安排以至上下机的次序均尽显心思,只为做好感染控制措施,减低同机爆疫情的风险。武汉包机当中,暂时仅第四班包机上一名38岁女子返港后确诊。与女病人同机的玛丽医院急症室顾问医生蔡振兴指该病人无病征,而飞机座位早已分为三大区,“冷区”为头等、商务舱位置,有政制及内地事务局的人员,上机后不需走动;“热区”是经济舱,滞鄂港人乘坐;两区之间设“暖区”作缓冲,候命的医护乘坐,座位设计助预防有潜在病人在机上交叉感染。

▼3月4日港府首两班包机 武汉现场图片▼

+21

玛丽医院急症室顾问医生蔡振兴随第四班湖北返港包机回港,提供医疗支援,与确诊的38岁女病人同机,蔡振兴指该病人无病征,而为了减低众乘客的感染风险,由机场的候机区划位,至机上的座位、用膳安排,以及客机著陆后的下机次序亦需经慎重考虑。

玛丽医院急症室顾问医生蔡振兴解构机内的三大区域,可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欧嘉乐摄)

蔡振兴透露,在武汉机场的发烧定义为摄氏37.3度,较香港的摄氏37.5度定义更高,因此无发烧的港人获准进入武汉机场禁区。在等候上机时,乘客如感不适,需进入一个10米乘10米的“医学监察区”,由医管局及卫生署人员定时监察情况,确保适合上机。

分“冷、暖、热”三大区 减交叉感染

在飞机上的座位早已分为三大区,预防有潜在病人在机上交叉感染。蔡振兴表示,“冷区”为头等、商务舱位置,政制及内地事务局的人员,包括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因他们上机后不需走动工作;“热区”是经济舱,让滞留武汉的港人乘坐,众人之间会坐得较疏落;两区之间设“暖区”作缓冲区,候命的医护会乘坐,以便应付机上的医疗需求。

一个半小时的机程,虽不算长,但仍有不少高风险地方,由于进食有一定风险,事前已与航空公司协调好,机程内不会派餐及派水,亦不建议乘客使用机上洗手间,但乘机的小孩若有需要则难以避免。

广华医院妇产科副顾问医生刘展豪称,预留机门附近的空旷位置作临时产房之用。(欧嘉乐摄)

机门空旷位预留作“临时产房”

包机接回共14名滞留当地的港人,随团的广华医院妇产科副顾问医生刘展豪透露,早孕期的妇女或有孕吐情况,到达武汉机场时已先为孕妇评估是否适合上机,另外由于未必识别到怀孕不久的孕妇,故为全部孕妇准备了挂颈的呕吐袋以识别,亦由于呕吐物或有感染风险,若见到孕吐情况便可尽快处理。

有乘包机的孕妇胎儿达36周将近足月,因此医护亦需做好紧急分娩的准备,刘展豪坦言机上无一个地方适合作产房,但若有紧急需要,已预留机门对出的空旷位置作临时产房之用,孕妇会安排坐在附近,届时亦会准备巨型胶袋让孕妇在内分娩,减少体液溅出对他人带来的感染风险,医护团队亦备有妇产科所需的药物以防万一。

下机时每次只放行3人

包机著陆之后亦未能松懈,蔡振兴指港人惯常会争先恐后站起来,抢闸等下机的情况并无在包机上发生,众人均相当有耐性按指示,每次放行三个人,慢慢离开机舱,单是下机已需花费一个半小时,有孕妇的包机更需避免她们步下楼梯的风险,而调动了升降台协助她们安全到地面。

从出发前的准备功夫,到武汉机场的检查,再到机上机下的措施,短短的个半小时包机,实在并非“早机去晚机返”般轻易。至今武汉返港的4班包机共469人当中,暂有上述1名病人确诊。

▼3月4日首两班武汉包机抵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