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市民疑堕口罩骗案最多涉11万 团体促警尽快采取行动

撰文: 萧韵蕊
出版:更新:

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致的“新冠肺炎”(俗称武汉肺炎)疫情持续,市面上一度出现抢口罩潮。有团体今日(15日)在警察总部发起请愿,指有买家在网上购买口罩怀疑受骗,金额由一万到约11万,要求警方尽快拘捕疑犯。

▼疫下香港 口罩、抢购、冲突、寒冬▼​

+9

深水埗区议员袁海文指,一共收到超过二百宗疑似口罩骗案求助,全部苦主都在一月时曾在Carosell、DC Fever等平台向同一卖家购买Medicom口罩,并以Alipay、转数快等形式付款,涉款最高达11万元。他表示,卖家多次以不同借口,推迟口罩到货日期,包括自己早产、家人入院等。

另外,有苦主怀疑卖家的电话号码与2018、2019年一些疑似骗案有关,苦主在网上发现有人曾投诉向该电话号码持有人购买小童用品后收不到货。有苦主曾以WhatsApp向卖家查询,但后来卖家甚至不再回复讯息。

苦主A指,卖家发给她的图片可在网上搜寻到,怀疑受骗。(萧韵蕊摄)

苦主以一万元网购170盒口罩

苦主A表示,早前为帮家人订口罩,以一万元向卖家买了170盒Medicom口罩,但迟迟未收到口罩。她向卖家查询时,卖家发了一张口罩到货的图片,但苦主A之后发现该图片是另一间店舖在Facebook展示的图片,方知受骗。苦主A指,卖家曾提供过二十个“应急口罩”,虽然她一度怀疑口罩太薄、不合规格,但当时仍未怀疑受骗。

有买家在网上购买口罩怀疑受骗,涉及金额最高约11万。(萧韵蕊摄)

律师:市民应在有商誉的网上平台购物

袁海文指,苦主们在三月初已集体报案和落口供,惟警方到现时仍未拘捕任何疑犯,不能接受,希望警方尽快采取行动,避免更多市民受害。

律师沈运华则认为,市民应小心匿名商家,即使骗徒在刑事上被定罪,民事上亦未必能成功追讨赔偿。他呼吁市民尽量到有商誉的网购平台寻找商户,减少中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