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布封喉亡】第五个没有父亲的中秋节 死者儿子誓追究伊院医护

撰文: 张善彤
出版:更新:

月到中秋份外明,但人月两团圆的中秋佳节,对“纱布封喉”医疗事故死者儿子王冰芸一家,却是迎来第5个没有父亲的中秋节。2011年,患有喉癌的王父原本已完成手术期待出院,却因为医护人员连环出错失去性命,“医生原本说他(王爸爸)还有‘十年八年’命,谁知突然走了……”为讨回一个公道,王冰芸为父亲奔走4年多,期间被各政府部门当“人球”踢,即使食不安睡不稳,仍誓要讨回公道。在九龙医院涉事护士遭定罪后,王冰芸最新掌握新证据,决定下一轮便要追究伊利沙伯医院医护人员。

王冰芸坦言,事隔5年虽然心情已平伏,但仍会坚持为亡父讨回公道。(罗君豪摄)

出院前突然死亡 母亲同偕白首梦碎

2011年6月,王冰芸父亲因咽喉癌到伊利沙伯医院,接受全咽喉切除手术。术后医生表示王父尚有“十年八年命”,却因医护人员失误,咽喉的永久造口被纱布封住疑窒息,出院前夕突然去世,王冰芸坦然全家心情犹如坐过山车,“由18层地狱以为冇得医,到有得医妈妈好有期望,以为可以跟爸爸白头到老。”

多年来,王冰芸曾去信特首办、医管局、申诉专员公署寻求协助,可惜一直被当“人球”踢,惟有只身到处尝试。最终在王父去世5年后,护士管理局对涉事3名护士判处停牌一个月,“我唔行前一步,根本不会有人回复我,亦不会有任何回报。

王冰芸认为,医管局设立一个专责部门,作为中间桥梁去帮家属投诉。(罗君豪摄)

锲而不舍讨公道 包袱一力承担

然而,追讨公义的路并不平坦,“好多人都叫我放弃,叫我算、放低,但我就系放弃唔到。”王冰芸说,年近70岁的母亲亦多次劝他放弃,但他仍然坚持,“明明系佢哋错,点解系要我放低?我会觉得对唔住阿爸!”他多年来与父亲居于外国,父子关系特别好,是他誓要坚持下去的动力:“父亲入住九龙医院的6、7个月期间,妈妈风雨不改,即使病倒,都坚持带着汤水探他,我就决定要做点事。我不是要报仇,只是想讨公道,想所有人知道他们有错。”

掌握新证据 再度去信投诉

2016年5月,3名涉事护士被判停牌1个月,当众人以为事情告一段落,王冰芸却在聆讯期间掌握新证据,近日再次去信医管局公众投诉委员会投诉,要求跟进事件。王在信中指出,父亲由伊院转往九龙医院的医疗记录均不清楚,两次出院纸只注明王父曾进行“气管造口手术”,难以显示造口属永久性,加上伊院医护人员在王父转院时,错误为其插上鼻喉,或误导九龙医院的护士。

王冰芸指讨公道期间虽然辛苦,但会坚持下去。(罗君豪摄)

王冰芸指,医护人员的错误,已令一个完整家庭变成破碎,“父亲出事头一年最难过,伤心之余又要返工。曾经有一年,每晚11、12时才开始申请文件、看资料,凌晨3、4时才休息,早上8时便要起床上班,完全没有私人时间。”他忆述,在父亲过身后的第二个晚上,疑因自己压力过大,导致面瘫,至今仍未能完全康复。

父亲离世后 母终日流泪

今天是中秋节、本应人月两团圆,王冰芸忆述,父亲非常喜欢吃月饼,以前家中的月饼都是为父亲而买,“过往中秋会全家共进晚餐,我们三姊弟每人会买一盒不同牌子的月饼回家,不过自从父亲过世,我们已很少再吃月饼⋯⋯”

他透露,自从父亲过身,王母几乎每日以泪洗面,伤心欲绝,因此王冰芸宁愿自己承担一切,也不让母亲接触有关父亲的文件、物品,“母亲现在会避免重返与父亲走过的地方,以免触景伤情。”纵困难重重、但追寻真相的路,他已决心走下去。

医管局表示,已收到王冰芸的信件,鉴于有关个案已先后经死因裁判法庭、申诉专员公署以及护士管理局正式跟进处理并作出结论,公众投诉委员会不宜再就个案与临床过程相关的指称或事宜作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