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管局完成检讨报告 倡减会议、前线参与管理决策须兼顾临床

撰文: 郑翠碧
出版:更新:

公营医疗系统负担沉重,今年初有公立医院医护人员接连作出控诉,指控医院管理局行政及管理低效、开会频繁,影响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医管局主席梁智仁在3月成立一个专责小组检讨,上月完成检讨报告。报告提出5项建议,包括在冬季服务高峰期间,尽量减省各类行政会议;前线参与管理决策的同时,亦需顾及其临床职务的需要;主管或联网总监定期检视各委员会的组成及运作需要等。

专责小组在今年7月,听取了三个职员协商委员会就如何理顺资源申请,以及统筹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运作及会议安排的意见,亦邀请同事发表意见。小组已于11月向医管局大会提交报告,并获通过。局方稍后将与不同的职员协商委员会委员会面,阐述报告内容。

专责小组指,认同医管局制订和推行政策时,需听取临床专科人员意见,安排不同会议,就各项策略和政策,以及讨论有关服务发展和服务模式的跨部门协调工作。但小组认为,局方需精简临床医护人员在总办事处和联网层面管理程序的参与,并理顺前线同事参与统筹委员会及中央委员会的工作。

有医护人员指控医院管理局行政及管理低效、开会频繁,影响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 (资料图片)

小组提出5项建议。第一,在冬季服务高峰期间,尽量减省各类行政会议。第二,在前线参与管理决策的同时,亦需顾及其临床职务的需要。第三,总监、主管或联网总监定期检视各委员会的组成及运作需要。第四,加强与前线员工沟通,强化沟通平台,增加统筹委员会的工作透明度,并告知员工讨论结果。第五,加强总监在领导和管理统筹委员会及中央委员会工作方面,担当更重要的角色,以落实不同工作计划。

另外,医管局现正与政府商讨由2021/22年起继续以每三年为一周期的拨款安排,以便规划及发展未来的服务。制订周年工作计划前,总办事处需向联网、各统筹委员会及中央委员会提供来年的预计额外资源,包括人手及新增拨款,并加强行政支援,精简周年计划的周期,以减省前线同事的行政工作。

时任医管局主席梁智仁在3月成立一个专责小组检讨医管局的行政及管理问题。 (资料图片/洪嘉徽摄)

今年初有公立医院医护人员接连作出控诉,指控政府及医院管理局在公营医疗上政策有失误、管理低效,其后食卫局局长陈肇始指,医管局在行政效率、行政效能上都有改善空间,要求医管局就此进行检讨。医管局主席梁智仁在3月称已通过成立一个专责小组,认真检视医管局大会的决策过程、临床医生参与策略及管理的情况,由他担任小组主席,预计需花6至9个月完成检视,希望可提升医管局的效率。

医管局发言人补充,小组具体建议包括缩短周年工作计划的申请程序、改以口头或传阅方式报告常设的会议议程、增加使用视像会议等。至于在服务高峰期间,小组建议部份较繁忙专科的统筹委员会及中央委员会的会议应尽量减少,而部份委员会会议亦可合并,令医疗人员在服务高峰期间可更专注于病人临床服务。

医管局:其余措施明年中前陆续实施

另外,亦建议改善医管局大会的汇报程序, 包括授权辖下委员会决定争议较少的项目,部份合适的项目减少不同层级的汇报,直接交医管局大会讨论。为了加强与前线医疗人员的沟通,小组亦建议各委员会须适时向前线医疗人员传达会议的决定、讯息及会议文件,并适时了解和跟进前线医疗人员对政策的意见。

发言人表示,小组早前已完成报告并于11月21日提交医管局内务会议通过,医管局会积极跟进专责小组的建议,部份建议早前已落实推行,其余的建议措施亦会在短期内推行及在明年中前陆续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