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会职员忧雀尸增多与催泪弹有关 观鸟会称难证实
反修例风波祸及动物界,警方连月来在多区发射催泪弹,雀尸时有发现,“一群关心雀鸟安危的香港观鸟会职员”昨日(20日)发公开信表示担心催泪气体会刺激甚至危害鸟类,尤其是不能走避飞走的雏鸟。香港观鸟会今日(21日)回应最近多宗鸟类死亡事件,强调很难证实死亡个案是否直接由催泪烟引致,有可能因为误判而撞向玻璃幕墙或汽车,近日鸟尸停留在公众地方时间较长,亦让市民较容易发现。
“一群关心雀鸟安危的香港观鸟会职员”昨日在公开信中指对近月多宗雀鸟疑受催泪气体影响而死伤的事件感到忧虑,促请政府公布各镇暴剂(包括催泪弹、胡椒喷雾、蓝色水剂)的成分及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监察及公开镇暴剂在环境及动物尸体内残留化学物的水平,并委派受专业训练及备有合适保护装备的团队清洁受影响地方,以确保市民、环境及动物的健康及安全。
“香港观鸟会职员”担忧催泪气体的祸害,并在信中提及“已查阅不少科学文献并草拟相关回应,但因为内部决策层意见不一,迟迟未能作出适切的回应”,才决定以个人身份表达意见。
今日香港观鸟会亦终开腔回应,表示应保持科学态度探讨死因,并引述最近收集资料,指较多死亡的雀鸟为同属林鸟的栗背短脚鹎(Chestnut Bulbul)及栗耳凤鹛(Indochinese Yuhina),最近正是牠们迁徙日子,停留在市区时间不会太长,认为“牠们因催泪烟致命的机会不会大于长期栖息于市区的雀鸟”。
香港观鸟会又指,每年有很多雀鸟因误判而撞向玻璃幕墙或汽车,在城市中死亡,一般情况下清洁人员很快会清理,但最近清洁人员难以维持日常工作,雀鸟尸体停留在公众地方的时间会比平时长,让市民较容易发现;同时市民亦会因知悉有类似个案而更加注意,故发现机会更高。该会认为,即使在最近的迁徙季节中雀鸟没有异常死亡,市民也会觉得死亡数字特别高。
香港观鸟会鼓励市民提供有关雀鸟伤病或死亡的资料(包括个案发现日期、准确地点、数量及种类及图片等),令其继续监察有关情况及联络相关部门,实施一些措施以减低对雀鸟的威胁;伤病雀鸟亦可向渔护署及爱协汇报,让他们安排相关救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