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议会选举】从不摆街站宣传 潘任惠珍深信工作能获居民认同
区议会分区划界时有变更,观塘区议会其中一个选区,从牛头角西改为德福,再变成今日的九龙湾,惟35年来区议员一直是潘任惠珍,为德福花园的街坊奔波。曾任观塘区议会主席,她亲历议会内由知人善任变成各党派划清界线,以人数压倒对家阵营。潘太慨叹资源增加却导致区议会更趋政治化,议会失却咨询功能,沦为政府橡皮图章,“我成日讲,呢样嘢成功因为政府想做,一个理由,做!佢认为唔做,你问十万个为什么,佢都系唔会做”。作为资深议员,年龄是选民关注的一环,潘太引述有人直斥住德福廿年无见过自己;她反驳“住德福唔识潘任惠珍𠮶啲,好打都有限!”这位“长者”,严格说起来也不算脱节。
潘太于1985年当选牛头角西区议员,双议席制下同区的另一名当选人为牛头角下邨的张云千,牛下有十几万名居民,潘太有感德福花园的中产小业主亦应有一名代表发声,毅然投身区议会,一转眼已从政35年。
今日的议会桌上多见争执叫嚣,一言不合即拍台离席。潘太认为回归前的区议会较留有余地,不论任何派别,进入议会后仍可互相合作、有商有量。“例如你系社工,就安排你做社会服务委员会”,社工出身的潘太忆述,昔日区议会主席即使是建制派,亦会视乎各人专长分工,人尽其才。
资源增加致区议会政治化 反窒碍议会发展
议政文化的分界线,是1997年回归前后。潘太见证区议员“车马费”由数十年前的3,500元,递增至现时每月薪津3万多元,她认为区议会资源增加令议会变得政治化,有党派为争取曝光率及为下一代接班人舖路,不惜一切用尽手段,反倒窒碍议会发展。
她举例,建制派以压倒性姿态进入议会,只着重全取委员会及小组的正、副主席职位。观塘区曾设立“新来港妇女事宜小组”,主席安排一名新上任的年轻男性议员负责,潘太在席上透明人般默不作声,“(观塘)区议会37席,我哋(非建制派)得9席”,即使获非建制派提名亦不会够票。
另一在潘太口中形容为“以人数砸死你”的手法亦应用于议程编排上。区议会主席可以容许紧急事项在议会上讨论,变相一些建制派想急切通过的议案,往往在会议结束前才将新列印的文件塞到议员眼下,连检阅文件的时间也没有,潘太直斥做法目中无人,“我成日讲,呢样嘢成功因为政府想做,一个理由,做!佢认为唔做,你问十万个为什么,佢都系唔会做”。
访问当日是网民发起“三罢”的第二天,市面交通一片混乱。记者按约定的上午11时到达议办,潘太早已开始工作,她透露早上六时许已回到议办:“我个女琴日坐咗6个钟车!我应承咗你11点访问嘛!”访问期间,潘太接过一通投诉楼上漏水的电话,她向话筒另一边的街坊许诺:“我睇睇你个案嘅文件先!应承你下昼一定打返电话畀你!”
守诺对这位服务当区35年的区议员而言相当重要,不过在8月24日观塘游行,纵使事前获当区警方指挥官承诺不会在德福花园范围发射催泪弹,但最终事与愿违,加上她当日未有现身调停,令潘太的诚信首度遭街坊质疑。潘太解释,当日她需带街坊出外活动,委托丈夫留守负责协调工作,但指挥官事后向她称“真系无办法”。
反驳隐形议员指控:“住德福唔识潘任惠珍好打都有限”
选举将至,被质疑为何不摆街站,潘太称自己从不摆街站,不会拍门叫人投她一票,亦不找名人站台,因深信居民认同其工作便会投票给自己。近日有市民上门“找晦气”,称居住廿年间从未在德福见过潘任惠珍真人。潘太以一句回应,“住德福唔识潘任惠珍𠮶啲,好打都有限”,她形容自己的议办似小型社区中心,居民都知道可在哪里、用哪些方法找到她。
潘太自言不抗拒“蛇斋饼粽”,不介意为居民举办活动,去年的中秋节便开办了13班自制月饼工作坊,共700多名街坊参与,选举过后的周六将继续举办一年一度的盆菜宴。她希望街坊在乱世中仍能过生活,坚信要有健全的社区网络才活得开心。
谈历任特首 批林郑离地
谈及历任特首表现,潘太指近两届特首均无诚信:“梁振英承诺过‘一张凳、一本簿、一支笔’,林郑就话‘We connect’,结果呢?”她认为特首不信任市民,说和做是两回事,市民相对地亦不会信任官员。
“民生无小事”口号源自曾荫权年代,现届特首林郑月娥沿用至今,潘太举例曾向林郑反映“小事”但不获回应。她指出,中产市民最希望住所环境完善,但住宅最大问题是楼上漏水投诉无门;在林郑担任政务司司长之后,潘太曾向她反映小业主的烦恼,惟林太反建议:“好简单,自己举证告楼上!”令潘太哭笑不得,因一般市民根本难以自行进入他人单位搜证。
潘太另一次与林郑交手与九龙湾的行人天桥网络有关。计划原定由几个私人发展商出资兴建行人天桥网、连接九龙湾港铁站与工业区,最终因业权分配等问题搁置,即使政府早已将天桥系统纳入“起动九龙东”,但政府表明不会出资建桥。在一次酒会上,潘太追问林郑有关行人天桥问题,她引述林郑回应:“潘太,你叫发展商唔好咁计较啦!”潘太直言对林郑的印象只得两字:“离地!”
今年潘太获颁铜紫荆星章,授勋仪式闭门进行,政府事后发放典礼片段予传媒。片段中的潘太表情严肃,官方亦无将其与特首握手、向台下鞠躬等画面剪辑其中,与其他获奖人不同。潘太解释,“我系全场唯一无同佢(林郑)握手嘅人”。
第十次出选区会 望做“十胜红豆”
由30岁出选至今年过花甲,潘太自言是第十次出选区议会,笑言希望做“十胜红豆”;有声音质疑她已成“陀地”不思进取,但访谈中“factcheck咗未”、“兄弟爬山”等字句从她口中说出,反映人老也未必心老。她近期开设了Facebook专页,但承认未开始用Telegram,听到记者说中午有人号召在德福“和你lunch”,便化身“低头族”,马不停蹄与商场管理人员联络。
她在平台一道楼梯拍摄硬照期间指出,楼梯底一道小门是她昔日的办事处,这位资深区议员发自内心笑言:“你睇,所有人都可以踩喺我头上”。
参选九龙湾选区的同区候选人包括黎裕兴及赖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