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市散货场】80后肥仔开仓 卖手机配件谋“升呢”创品牌

撰文: 李慧妍
出版:更新:
方生介绍,除了在本港和国内入货,还会代理商品,及后将生产自家品牌出售。(李泽彤摄)

零售市道持续疲软,大量吉舖涌现。28岁的“肥仔开仓”老板方先生,趁租金回落在港九新界租用14个散货场,及3间以短租及长租形式的固定分店,以租散货场零售起家。他曾在不同电子产品公司任销售员,2014年辞职后即与3位朋友创业。他说有见市面上的手机壳普遍卖60元至80元,利润甚高,遂走平价路线,冀薄利多销。

方生指,不少客人会格价,除了价钱平,货品质量也是他们主要考虑因素。(李泽彤摄)

“平过深水埗,唔驶上淘宝”为口号的手机特卖场,主要售卖多款耳机、手机套、滑鼠垫等手机、电脑配件,大部分商品以100元任选2或3件,部份配件售20元。这间特卖场于2014年3月首次以散货场形式在上水登陆,日租3,000元,首日生意额即达3万元。

方先生直言打工时习惯推销货品,客人只看不买情况屡见不鲜,“但那些客人都是来抢货。有些客看了半天,我们就会不耐烦问他买不买,不买就放回原地,有其他客人等著买。”方先生笑指,散货场给人货品便宜的印象,故吸引大量市民选购。

弹性租期助经营     选舖重人流

散货场的游牧式经营,节省装修成本之余,弹性租期有利测试生意是否可行。方先生表示,初入行时为试水温,日租商铺卖手机配件,反应良好才有信心继续营运,“入一批货试过市面反应,若输也只是输几天,不用输成年租约。”

选铺也是一门重要学问。“肥仔开仓”现有20名员工,店员月入按营业额计算佣金。老板考虑吉舖租金,同时考虑店舖附近的人流。方先生说,曾在湾仔短租一间300呎的地舖3个月,月租约9万元。后来得知在尖沙咀旺区有舖,即使租金较贵也要搬。

肥仔开仓的店舖外贴满租铺街招,方生指,因短租商舖,业主有要求保留招租广告,以吸引他人来长租。(李泽彤摄)

租金回落 60万跌至30万

生意愈做愈旺,方先生开始有信心短租商舖,“零售市道差,愈来愈多业主肯短租商铺。”他忆述2013年舖租升至天价,商舖业主均拒洽谈调整租金,更不会短租;有心仪的商舖要找地产经纪联络业主。但2015年初起,旺舖跌价、空置率激增,地产经纪纷纷上门找客源,业主态度也软化,“以前有舖叫价60万元,现在30万元就可以成交。特别是奢侈品、药房相继结业,以前只肯长租的业主,现在也肯(降价)共渡时艰。”

以“肥仔开仓”在铜锣湾怡和街18号约千呎分店为例,该舖去年为糖果专卖店,结业后便转租。方先生透露,业主曾表示若愿意长租,可以减价至40万元,惟方先生无法负担,最后以短租每月约20万元成交,较该舖旧租80万元跌75%。而附近的怡和街16号约800呎地舖,长租每月约70万元,最后由电讯商以每月45万元成交,回落35%。

短租有市场,日租更为抢手,租金反而上。“有的由原来日租4,500元,近月加至日租5,500元。”目前全港大部分散货场由金牌管理有限公司、永达散货场等持有,部分过百呎的小型商铺,日租1,000元至3,000元不等,仍吸引不少承租者抢铺做生意,无惧零售市道遇冷。

自己生意自己救    拓业务吸新客

近半年访港游客数字下跌,去年整体访港旅客为5930万人次,与2014年同期下跌2.5%。游客锐减,零售业也大受影响。统计处最近公布,扣除期间价格变动后,2015年12月的零售业总销货数量,较2014年同月下跌6.1%。

方先生形容去年3月至7月是零售业“最黑暗时期”,“市民消费意欲很差,那段时间(淡季)生意额濒临亏损,加上自由行减少对生意有一定影响,只是我们以本地客为主才‘不算致命’。”去年10月旺季起,零售业逐步回暖,公司销售情况理想,方先生透露近月已着手准备生产自家品牌商品,“我们找到生产商生产自家充电线,成本约10万元至20万元不等,可以控制质量,同时可以批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