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无地无上流 解构公屋轮候“等4年”真相
轮候公屋排长龙,平均轮候时间升至4.1年,是2001年录得4.4年后新高,偏离特首梁振英先后在竞选政纲及施政报告承诺公屋申请人3年可上楼的目标,且有愈等愈久的趋势。有公屋团体估计,至年底可能恶化至4.5年。
《香港01》会透过土地供应、铅水事故、建筑成本及轮候者增加等因素,剖析个中问题。
摄影:陈焯𪸩、罗君豪、陈惠娴
土地及房屋供应经历了十多年来的停滞不前,是“前朝”(上届政府)遗留下来的果,现届政府即使全力抢地,亦难以追回十年的落后。
大学毕业的陈先生,一直与年届六、七十岁的父母于大角嘴租住私楼,约7年前开始轮候公屋,“当年父母排公屋,是因为觉得一直挨贵租不是办法,好似帮人供楼咁,退休后亦没有保障”。至今年2、3月终接获通知签署意向书,获派深水埗苏屋邨,房委会更指6月底可入伙,一家人满心欢喜等上楼。
等上楼如买楼花 却不知落成日
然而,6月陈致电查询房委会时,却被告知“冇咁快”,直至周前他从媒体报道才得悉,项目尚未取得入伙纸,要待9月才入伙。他称,房委会一直没有主动联络他们,感觉就像买了楼花,却不知道落成日期。
令陈先生更感懊恼的,是他现居单位租约今年9月届满,“业主想收楼,原本(公屋)6月派锁匙,再装修完就刚刚好,现在如9月上楼,可能仓卒装修便立即入伙”。
逾万公屋延期落成
苏屋邨重建第一期延期入伙,只是多个延误落成的屋邨之一,事实上,截至今年6月底,公屋轮候册申请多达28.83万宗,一般家庭申请宗数达15.3万宗,短短3个月间增加2500宗,平均轮候时间达4.1年,情况比梁振英2012年7月上任前的2.5年恶化。公屋轮时间候愈来愈长,其实可归纳以下因素。
熟地不足、地区阻力大
据政府的供应目标,2016/17至2025/26年度10年间拟提供20万个公屋单位,即平均每年两万伙,惟据《长远房屋策略》估算,首5年公屋建屋量仅7.66万个,与目标相差2.34万伙或少23%,平均每年仅15320伙。
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招国伟认为,公屋供应由2003年后、即上届政府管治时已停滞不前,直至近年才每年订立约1.5万伙供应目标,计及回收单位,仅属勉强达标,致长年累月的供应不足,难以一时三刻追回。“不排除今年底前,公屋轮候时间或增至4.5年。”
此外,团结香港基金今年7月发表数据,2012年有逾七成土地,是早于1990年代动工的填海用地,或上一代新市镇开辟的大规模地块,来自改划的发展用地仅占8%,惟直至2015年,前者来源下降至50%,改划用地却急升至41%,反映可用的大型熟地愈来愈少。
铅祸后遗症
近年最困扰公屋落成进度的莫过于铅水事故,令公屋单位供应未能及时到位,轮候情况雪上加霜。
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主席黄远辉本月13日透露,观塘安达邨、元朗朗晴邨、沙田水泉澳邨及深水埗苏屋邨共四个屋邨,受各项原因影响工程进度,需延期落成,涉逾11061个单位,平均每一项目推迟3至5个月不等,如水泉澳邨第二期便因铅水问题,要撤换水喉匠、拆喉重铺,入伙期由去年第二季,拖长至今年第二至第四季,足足迟了一年。
工人不足、建筑成本趋增
招国伟就认为,人手不足才是关键。现时建筑业界人手长期严重不足,本港建筑工人目前约有37万人,惟不少开始老化,熟练及具有资历的工人数量趋紧绌。拥有大工牌及中工牌的人数更只得约11万,即不足一半,扎铁及钉板等工种欠缺新人入行,变相拖慢工程进度。每间公屋的建造成本,亦由前年约70万元涨升至近月的100万元、甚至达120万元。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