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集会】各校学生记者分享:常受催泪弹、胡椒喷雾阻采访
反修例示威风波持续近5个月,在连场冲突中,记者与警察的磨擦增多,令双方关系跌至冰点。浸大学生会今日(5日)在校内赛马会广场举行“警察肆意滥捕 记者监权监暴”的声援记者集会,邀请传媒工作者及多间大学的学生代表,分享近月的前线采访经历。
在场不少学生记者均指,警员不单针对传媒,阻挠采访,更明显针对看上去较年轻的学生记者,不断截查他们,又会质疑学生记者是否正式合资格的记者,阻止其进行采访。发言者认为,双方关系在六月时仍没有那么紧张,但现时即使是传媒联络队也会一起打压记者采访,记者受到言语及肢体暴力的对待,更被警方用武器对付,及无理作出拘捕,重申记者不想成为新闻主角,要求警方立刻停止不合理的行为。
署理行政长官张建宗今早回应指,前线混乱的环境下,的确很难有时事事都尽如人意,又指记者有正常途径向警方表达。
本周日(3日)有网民于太古城中心发起人链活动,大批传媒到场采访。下午5时许,有人涂污商场内的美心集团食肆,随后大批防暴警察进入商场作驱散并制服多人,其间拘捕《立场新闻》特约摄影记者,及浸会大学新闻系三年级的学生记者,是反修例示威中第二名被捕的浸大新闻系学生。
浸大传理学院和新闻系昨日(4日)就事件发声明,指据浸大学生会编委会提供资料,涉事同学当时没参与示威,亦有配戴记者证。校方促警方尊重学生记者的采访权益,并强烈呼吁警方厘清事实,并在调查过程中公平合理对待涉事同学。
对于记者多番投诉警方不合理阻碍采访,署理行政长官张建宗今日见记者时表示,新闻自由是香港的核心价值,新闻媒体的采访在合理的环境下,应尽量方便记者,但往往在这些前线混乱的环境下,的确很难有时事事都尽如人意,但大家要互相迁就。
浸大编委会成员忆述曾在采访期间,向警员展示记者证,惟警员却用手遮盖著记者证,更称自己看不到记者证,质疑记者身份,并推倒该名学生记者,他批评警方态度有问题,属掩耳盗铃,又认为这样的例子只属凤毛麟角,希望警方多加注意。
城大城市广播一名前线摄影师称,警员不单会对记者说粗口、侮辱性言论,质疑其为假记者,又会用盾牌、肉身阻碍拍摄,并不断推前防线,拉远记者与被捕者距离,甚至“不觉意”打记者,如他就曾被警员用盾牌撞脚。他忆述,刚过去的周末在旺角,有警员叫他退后一点,他退后了,但警员仍用胡椒喷雾喷他,他再退后一步,警员再用胡椒喷雾“扫射”他,他身上三支镜头都被喷中。
他并指,警员明显针对学生记者,“有警员话,你哋呢班大学生,喺度扮记者!”他认为,“假记者”的想法植根在警员心中。惟他认为,学生媒体没有包袱,自由度高,不会自我审查,又会拍摄到主流媒体以外的画面,因此十分重要。他呼吁警方不要再侮辱记者及使用暴力,“镜头前影到嘅只系冰山一角,如果(记者被不合理对待的画面)剪成一段片,可能长达几个钟。”
城大编委Gary表示,6月采访时,如与警方有碰撞,传媒联络队会问记者有无事,“会say sorry”,但他认为打压在8月后愈来愈严重。他认为,学生记者被针对,或因他们没有公司提供法律等支援,而且学生媒体拍摄到传统媒体“跟唔切、跑唔切嘅嘢”,惟警方不断质疑学生记者是否合资格的记者,“但佢哋又喺记者会播佢认为唔系传媒嘅片段,系好矛盾。”他呼吁校媒可多做一步去保护学生记者,而学生记者也应如常采访,“唔使担心,佢抛你㗎啫!”
记者协会执委伍立德表示,记者与警察绝非有仇,但双方关系自6月起变化很大,“6月时反映有警员电筒刻意照记者镜头,当时已是大事!”不过,现时警方明显针对采访工作,而传媒联络队不单没有协助采访,更有份打压、推撞、不礼貌对待记者,形容情况非常严重。
他认为,周日浸大学生记者及《立场新闻》记者被捕,是少有记者在拍摄过程中被捕。他解释,以往警方或可推搪称记者被捕是因为记者与警员有磨擦、口角,但自港台摄影师在拍摄期间被强行扯掉面罩可见,目前已发展到即使在拍摄期间也被捕。
对于警方称,记者有不同渠道可以向警方反映意见,伍立德透露,早前曾举办记者交流会,也有邀请警察公共关系科出席,“但佢有珍惜呢啲机会?”记协又发现,警方说曾多次接触新闻团体,但实际上只是与传媒高层会谈,“有前线记者话,高层同佢哋(警方)倾完偈之后,从高层𠮶度听到有啲压力。”他直言,记者不希望成为新闻主角,“我哋唔想咁多声气,都要出声!㖊日无声抗议都接受唔到!”他并指出,在2016年旺角骚乱,有数名警员被扔砖时,有记者出手相救,而今年7月14日在沙田新城市广场,也有记者以身拯救被打的警察,“但佢哋今时今日点对我哋?”
《立场新闻》记者林彦邦表示,自6月后可见到警方对传媒态度,已是有系统性针对、攻击的行为。他指,早前《立场》记者被捕时,遭警员质疑是“假记者”,“公众地方系无假记者,除非佢用嘅唔系自己嘅记者证,咁系行使虚假文书,系另外一回事。但假记者概念已经被警员随意指控。”他透露,该记者被捕后,警方曾提出才搜屋,但其公司认为“阻差办公”的控罪与家中物品无关,因而不同意警方搜查,而警方最后亦无再提出要求。
他又指,现时警方多番以设置封锁线为由,不准公众影,绝对是滥权。他续指,现时警方会在驱赶完示威者后,在场只有身穿反光衣的人士时,会特别截查较为年轻的记者,他着学生记者要小心采访,而大家所作的记录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理工大学学生编委代表表示,曾在现场采访期间,有警员检查其记者证后,不断在路上大声呼喝其名字,指其冲击封锁线,但他一直原地未动,认为是有侮辱。他又指,警方作驱散行动时,会多番对准记者发射催泪弹,或喷射胡椒喷剂,他亦试过有催泪弹在其头上、脚边炸开的经历,亦指曾被胡椒喷雾“由头淋去身”,令他透不到气,需要入院。他希望大家支持学生记者,令学生记者能无畏无惧报道真相,“我好惊,但都要去,唔可以俾佢(警方)以为自己做咩都得。”
港大学苑代表称,对今早政务司司长张建宗的说法十分失望,“警察压力大就可成阻碍新闻自由的压力?”她透露,在8月11日采访时,遇到有乔装成示威者的警员,她当时不知道对方是警员,却被对方大声呼喝,“校园传媒系记者嚟㗎咩?行返后面啦!”她希望警方自重。
浸大学生会会长方仲贤指出,新闻自由是香港仅余应捍卫的价值,而透过记者的镜头,可以报导真相,连结国际,因此学生应声援记者,也应为不公义而作出反抗。他又指,虽然示威活动最终不知会如何完结,示威者或胜或败,但记者能纪录这过程中的点滴,成为历史。
警方被指阻碍采访、针对记者,署理行政长官张建宗今早回应指,新闻自由是香港的核心价值,新闻媒体的采访在合理的环境下,应该是尽量方便记者,但往往在这些前线混乱的环境下,的确很难有时事事都尽如人意,又指有正常途径向警方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