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私家医生料客量跌30% 私院预约病床变易 内地客减
由反修例引起的示威活动未平息,各行业面临的影响相继浮现,除了政府公布将派钱纾困的旅游及零售业外,私营医疗市场亦受影响。有私人执业医生透露,私家医院生意额整体有跌幅,院内甚至有病房需关闭,估计最受影响的是针对内地人的医疗服务;有专科医生受访时透露,过往难预约住院病床的私家医院,近月的预约情况变得较以往顺利,估计与住院病人量下跌有关。私营诊所亦不例外,有于尖沙咀经营诊所的医生欲去信业出提出减租,亦有医生透露“疫苗客”新症减少两、三成,但内地人已得知本港示威的频率,懂得避开周末,留待平日才来港求诊。
门诊住院量双双下跌 养和医院迫节流 医生:近月较易约病床位
养和医院上周向员工发信,形容过去4个月的社会活动令本港前景不明,门诊及入住率数字亦录得跌幅,遂推出多项措施保财政稳健,包括重新审视原定将发展的医院项目、除护士毕业生之外停聘其他人手,并将严格控制员工交通开支津贴。
有专科医生透露,以往养和医院的住院病床较“迫爆”,病人一般需等一至两日才可入院,较紧急的病人甚至要先入公立医院,但近一个月来住院病床较“松动”,预约床位较之前顺利,估计与住院病人量下跌有关。
养和医疗集团回复传媒查询时形容集团“谨慎”,会采取审慎措施确保集团财政稳健及运作畅顺,为病人提供适切服务之余,亦期望与员工携手应对未来挑战。
有私院病房需关闭 非紧急检查病人量跌
香港私人执业专科医生协会会长郭宝贤表示,按他的观察及同行分享,私家医院的生意额整体而言都会下跌,病人数量减少,有些私院的部分病床区甚至关闭,“因为病房入住率无爆满,都要闩咗。医护人手就再做调配。”他续说,由于身体检查、内窥镜检查等未必紧急,部分病人或会等待一下才求医,“交通不便、心情唔好都可能唔嚟住。”他估计,首当其冲是主要针对内地人的医疗服务,或会较受影响,“打免疫针(的诊所)应该跌。”
家庭医学专科医生朱伟星表示,自己的客人当中有约两成是内地客,示威活动之初病人求诊数目有减少,但近几个星期内地病人已得悉示威活动的频率,会避开周末、选在平日来港求诊。他又指前来接种疫苗的新症有下跌,由过往每星期约有5至10人打针,现时则减少了两、三成,旧症客人则会选择改期前来诊所打针。
尖沙咀有私家医生拟向业主提减租 何仲平:内地客流失对集团影响较诊所大
有一名医疗集团任职的医生表示,近两个月的预约求诊人数有减少,另因应交通受影响,如铁路暂停运作等,诊所需要提早关门,病人惟有改期到诊。他指该集团主要服务本地人、购买了团体保险的病人,所以即使内地人减少来港,对其营运影响不算大。惟据他了解,部分较受反修例示威浪潮影响的医生筹谋节流,有在尖沙咀商厦经营的数名私家诊所医生,计划去信大业主提出减租。
医学会会长何仲平透露,有主打本地客生意的家庭医生向他反映,近月病人大减约30%,“我都唔知点解,有啲人无心情就唔睇医生。”被问到会否节流以省成本,何仲平称私家医生难节流,“本身都系得2个护士,炒咗个咩?有生意时好难请返!”他并指,访港内地人减少,对医疗集团生意有一定影响,但对私家医生影响就较微,他以自己为例,指内地人只占他病人的5%,惟他亦有病人宁愿不直接找他看诊,着他寄药给自己。而因应本港的不确定性,部分国际性的医学会议也需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