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房屋】老妇确诊柏金逊症 忧入院舍夫难自理:过一日得一日

撰文: 张嘉敏
出版:更新:

房屋问题彷如城内的梦魅,新一代置业梦固然难实现,惟于人口老化趋势下,银发族的住屋需求同样高企。
走进李婆婆的公屋单位,五脏虽小却恰好足够一对老夫妻同住。养育子女成人、亦有栖身之地,生活本应无忧。不幸婆婆却在14年前确诊柏金逊症,失去自理能力却只能与年逾七十的丈夫互相依靠,“佢看不到我就同佢看,我行唔到佢就拖我行;”惟随著枕边人年纪渐长,二人顿忧日后失去对方的日子,批评政府从无顾及双老的需要:“我最惊佢唔识翻来揾我...到时过得一日得一日。”

李婆婆与丈夫二人同居在公屋单位。(高仲明摄)

踏入李婆婆的公屋单位,墙上挂满一幅幅家庭照、泛黄的结婚照。二人双依双伴数十载,“三个仔女都几十岁啦,有晒自己家庭。”劳碌一生抚育孩子成人后,李婆婆却不幸在14年前确诊柏金逊症,由初时右手右脚乏力,到现时需要依赖药物控制身体震抖、甚至开口说话亦有难度,“夹菜夹唔到、写字写唔到,想装杯水都唔得。”

去年不慎滑倒 身体情况转差

李婆婆以往为“一家之煮”,笑言丈夫不懂煮食,过去均由其照料一日三餐。不过,随著病情渐趋恶化,李婆婆甚至难以外出买菜。她忆述于去年的除夕夜,一心打算亲手烹调晚饭,让两口子能欢渡岁晚,“都无去买𩠌好耐,打算去求其买。”未竟当日于街市的扶手电梯跌倒,需要送院留医,“医生话我唔跌得几多次啦。”

屋内挂著二人的结婚照片。(高仲明摄)

入院后听从医生劝告,获转介至社区中心为其安排轮候院舍,李婆婆心中最惦记同样年老的丈夫。自从李婆婆出事后,其丈夫身体状况亦趋转差,不仅双眼有白内障、血压高等老毛病,甚至连记忆力亦急转直下,“一齐去买𩠌,佢话惊街市人多容易跌倒,叫我坐喺一个位等,然后又唔记得我喺边;”李婆婆坦言丈夫的失忆情况渐为频繁,“惊佢有一日唔识翻来揾我。”惟碍于其丈夫未被确诊任何病患,李婆婆估计难以替其轮候院舍服务。

+1

二人居于公屋单位,于外人眼中起码无需担心住屋问题;不过李婆婆坦言于二人而言,最大的困难在于照顾,“如果可以安排到住院舍,我可以还翻间公屋畀政府。”她续称,二人于经济上既未能负担私营安老院,无奈丈夫未能符合轮候安老院舍的资格,“香港政府无顾及两老的情况,无替过老人家著想。”对于政府推广的大湾区养老,李婆婆断言拒绝,有感于内地犹如与子女断绝联络,“上到去即是死路一条。”谈及养老,李婆婆语带无奈,“我自己谂唔到可以点养老。”对于未来,她只能回答:过得一日得一日。

根据现时社会福利署的指引,若长者提出需要长期护理服务,需要先由指定服务单位提据其需要作出评估,并安排合适的护理服务。倘若长者被评定为身体状况良好,中央轮候册则不会接纳其提出的申请。根据社会福利署去年底的数字,截至去年11月有超过4万人轮候资助院舍服务,当中平均轮候时间为38个月,即长者需要平均轮候超过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