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吴克俭一唱一和防校园播“独” 叶建源:向教师施压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多间中学更成立港独关注组,港独组织更称要渗透学校、参选学生会。随著港独议题升温,连日来多名政府官员公开批评港独议题进入校园。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23日)第二度开腔,直指学校校规比社会上法律更严格,港独“冇咩好讨论”。教育局局长吴克俭在另一个场合随即附和,称学校应有宁静、安全的学习环境,“无乜需要讨论”港独。香港津贴中学议会主席林日丰表示,不担心多名政府官员抨击港独会造成“寒蝉效应”,令教师感到压力。教育评议会主席邹秉恩则指,现正检讨教师指引,并计划将加入务实指引,就个别较争议性的议题加入实例让教师参考。

梁振英及吴克俭同日批评校园谈港独,称港独违反基本法不应在校园讨论。

行政长官梁振英继上周二(16日)在出席行政会议前,明言港独并非言论自由的问题,今早(23日)在行会前再度开腔谈论校园讨论港独问题。梁振英强调“学校校规比社会上法律更严格”,并以讲粗口为例,说明在学校讲粗口犯校规,屡劝不改可能被“踢出校”,在社会上讲粗口却没有犯法。他称,港独问题没有含糊,《基本法》已白纸黑字写得清楚,强调“冇咩好讨论”。

政府高层一唱一和“封杀港独”,教育局长吴克俭于同日紧接就港独问题回应记者提问,重申会由各间学校自行决定如何处理校内有关港独的讨论,现时已有很多指引,例如教育条例及教育人员专业守则等,学界有共识,指引足够让学校处理港独的议题,而每间学校亦有校规,学生需要遵守。

吴克俭重申港独违反《基本法》和一国两制,“无乜需要讨论”,学校和家长都期望学生在安全、有秩序,及专业“教与学”的环境学习。

叶建源认为,梁振英以校园内讲粗口比喻谈港独,贴切度成疑。(资料图片)

叶建源:政府立场一时一样 误导学校

对于梁振英以“讲粗口”为例,说明学校校规比社会上法律更严格,教协副会长、立法会议员叶建源认为,有关比喻的贴切度成疑。他又指出,校规严厉与否,都应该有订立的原因。叶表示,现时的焦点并不是校规与法律的关系,而是校园内是否可以讨论有关港独议题。叶又批评,政府对港独议题进入校园的看法“一时一样”,有时说在某一框架下可讨论,有时又说没有讨论的余地,令很多学校都被误导,让政治因素介入教师专业。

叶建源又指,在校园内讨论港独,学生可赞成或有其他意见,亦可探讨港独思想的成因,是一个学习的历程,政府不应强加意见在教育界身上,让教师感到压力。

林日丰表示,不担心多名政府官员就港独议题作回应会造成“寒蝉效应”。(网上图片)

不担心“寒蝉效应” 教育评议会倡加入务实指引

香港津贴中学议会主席林日丰表示,不担心多名政府官员对港独议题作回应会造成“寒蝉效应”,令教师感到压力。他指出,留意到有传媒报道校长“召见”老师开会讨论处理港独议题的事宜,他认为,校长有责任与教学团队多作沟通,以确保教学团队就有关议题的连贯及统一性,以免学生因个别老师在观点上的差异而被标签,因此说校长“召见”老师的说法是有了价值判断的说法,或会令校长与教师商议有关议题产生隔膜。

至于教育局称不会因港独议题制定额外指引,学校可自行决定如何处理有关议题,个别学校会否“自我审查”大幅收窄港独议题在校的讨论空间?林日丰回应指,现时政府不制订统一指引,有人会批评造成“寒蝉效应”,但若制定统一指引,又有人会不高兴,说成是剥削言论自由。他表示,现时教育局信任教师的专业判断,期望教师的专业不会偏离家长与社会的合理期望。

香港教育评议会主席邹秉恩则指,现时在教师专业指引中没有明确章程或条文针对“港独”,因此现时正检讨有关指引,计划将加入务实指引,就个别较争议性的议题加入实例作参考,现时有关检讨程序已大致完成,稍后在今年10月作公开咨询,邀请不同团体给予意见。

唐英年批评,港独是浪费时间的“伪议题”。(资料图片)

多名政界人士早前已接连批评港独议题进入校园。行政会议成员、前教育统筹局局长罗范椒芬指“本土关注组”这类组织不应在校园“名正言顺”成立,因青年人对社会议题往往未能深入了解,批评社交网络会误导青年人。她反对在校园内深入讨论港独,指如有需要,学校可以“见家长”,了解其家庭背景如何影响学生看“港独”。

全国政协常委唐英年早前批评指,港独是浪费时间的“伪议题”,且违反伦理,可与“乱伦、犯罪及社团”等相提并论,不应在学校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