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节攻略 铁血女车神黄蕴瑶教路:赛前去新娘潭练上斜
“牛下女车神”李慧诗虽失意里约奥运,但拼搏精神鼓舞无数港人,亦再掀起单车热潮。第二届香港单车节将于9月25日举行,50公里“挑战组”首次覆盖“三隧三桥”,其中新增的尖山隧道有1公里长斜坡,斜度达6%,是今次赛程难度最高的一段;前单车港队成员“铁血女车神”黄蕴瑶就教路,参赛车手在上斜时要注要保留体力,尽量以低波行车,而进入隧道赛道时,就要在平路猛力加速冲刺,更提供“小贴士”,提醒大家可事先到与尖山隧道路段相似的新娘潭路练习,务求以最佳状态出赛。
今年单车节“挑战组”由35公里延长至50公里,路线亦有调整提升难度,相信已令不少参赛者“头痕”备战。黄蕴瑶指,挑战组于比赛当天上午5时半从尖沙咀出发,平均时速最少达20至24公里,才能在限时的2.5小时内完成。她指,新增的汀九桥及青马大桥路段,因上桥跨海时风势大,侧风增加车手的控车难度,“不建议踩公路车的选手用直手方式握车把位,风会迎面撞来很难控车。相反弯手握车把位,有泄风作用。”她又说,赛道沿路设有3个检查站,参加者须在6时45分到达汀九桥段进入青马大桥段,否则要经南湾隧道继续其他路段。
尖山斜道达6% 车手料相当吃力
赛道第二个限时难关是早上7时前,车手须抵达南湾隧道入口,其后的昂船洲大桥斜度约4%。黄蕴瑶就说,车手上桥以踩节奏为主,波档调低至2波有助“爬坡”,到隧道后就可以发力加速。她提醒参赛者,最难的限时关卡是尖山隧道,斜道达6%,全长约1公里,车手要挑战该路段相当吃力。
她指出,该路段斜度与新娘潭路相约,车手可到新娘潭至鹿颈路段练习3次,每次约1.5小时至2小时,预先感受难度,“第一转轻松踩,第二转就踩快两个街灯,以此类推,模拟比赛节奏,令身体适应。不过比赛开始时,不要太兴奋搏命踩,要留力踩尖山。”黄蕴瑶又指,一般在桥位的踩车频率为每分钟80转,完成尖山隧道直落尖沙咀平路,可加快踩车频率至每分钟90转冲线。
去年单车节因天雨路滑,旅发局总干事刘镇汉在总裁慈善单车游时,不幸“炒车”撞向水马。黄蕴瑶就提醒车手要懂得控制车速,避开坑渠盖慎防跣胎,“马路两旁多碎石及杂物,不要踩太近两边,亦不建议车手左穿右插,爬头前可大声叫前边车手作提示。”
至于30公里“悠闲组”,将于早上9时出发,参加者平均时速最少达17至20公里。黄蕴瑶认为,车手每周可作技术训练2次,比赛时留意上桥、入隧道的速度,避免被拉开太多。而比赛当日,参加者应提早2小时食早餐,并带能量棒作比赛中段补给。
大会为30公里“悠闲组”的车手提供租车服务,负责供车的龙记老板罗真权指,已准备约1,000部登山单车出租,车胎凹凸面更加贴地,“车身是铝架,踩起来较轻,车手赛前要检查好车胎气和坐垫位。”踩单车转波甩链在所难免,他教路将链以逆时针卷回齿轮上,即可快速重回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