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到】过百市民直击大帽山今午结霜 01赏霜全攻略 

撰文: 黄伟民 鲁嘉裕
出版:更新:
01记者于下午直击大帽山,发现近山顶雷达站多处植物已出现结霜。(黄伟民摄)

寒流袭港,天文台预计明日及周一气温会进一步下降,直至周一清晨6时气温跌至最低,其中打鼓岭更预料会跌至负1度,另外上水、大埔、沙田和将军澳等均跌至2度。虽然天文台已指周末下雪的机会很低,但不少人仍期待本周末看到结霜的奇观,不少网民纷纷表示无惧寒流,组团周日上大帽山观霜。记者今午直击大帽山,发现山上已率先出现结霜,温度低至1.4度。

过百市民无惧寒风上山赏霜,看见结霜时更表现兴奋。(黄伟民摄)

闸口女保安:“开电暖炉食下热嘢啰”

下午香港市区气温跌至8度,新界及高地再低几度,天文台于1时半发出霜冻警告,指今日及明日清晨在高地或新界北部可能出现地面霜,并指大帽山接获结冰或结霜报告。01记者于下午于大帽山直击,发现近山顶雷达站多处植物已出现结霜。过百市民无惧严寒,乘的士或驾车大帽山赏霜,甚至有单车爱好者从荃湾出发勇闯山顶。大帽山的闸口温度计显示温度仅2度,女保安员表示御寒方法“都系开电暖炉同食下热嘢啰”。

十年内打鼓岭结霜6次

根据天文台纪录, 1948 年以来在香港只有四次降雪报告,最近一次已是1975年于大帽山顶出现。然而结霜在香港则并非罕见,主要成因是当物体,如草木的表面温度降至冰点或以下,空气中的水汽不经过液态直接凝结成小冰晶,并聚集在冰冷的物件表面之上,形成结霜。结霜主要出现范围包括新界北部低地,以及高地如大帽山和凤凰山等。01记者统计最近十年香港的结霜纪录,其中打鼓岭出现结霜次数最多,共6年均有结霜情况,其次是大帽山、粉岭和滘西洲,共有2年结霜纪录。若根据天气预测,打鼓岭今年再出现结霜的机会的确相当大。

网民预计大帽山明早塞车

网民于社交网站及讨论区上纷纷表示要组团上山赏霜,有网民更打算今晚上山露营过夜。黄先生打算明日清晨3时出发,由城门水塘独自攀上大帽山赏霜,预计早上5时左右到达。他指大帽山行山径由混凝土铺成,因此不怕路滑,但表示会穿够御寒衣物,如羽绒、保暖裤等,以及带备水和糖果补充体能。

有参赛者的朋友阿希已于大帽山扎起营帐,表示待朋友完成比赛后一起庆祝。(黄伟民摄)

过去曾因赏霜造成大塞车

另外有网民又指预料明日大帽山将会大塞车,实际上2010年12月时大帽山亦曾有大批市民驾车上山赏霜,造成大塞车,需由交通警到场协调。而今日至明日举行的野外长跑赛事“香港100”,近2000人参加,赛事将以大帽山扶轮公园为终点站,因此大帽山今晚至明早交通预计将会更繁忙。有参赛者的朋友阿希已于大帽山扎起营帐,表示待朋友完成比赛后庆祝。

黄炎良指衣物则应以数层保温为原则。(余睿菁摄)

专家:头部、手和脚较易失温

香港攀山协会主席黄炎良则建议行山新手不要选择摸黑上大帽山,如欲上山赏霜也最好结伴同行和带备头灯,“有经验嘅人都唔会贸贸然单人出马,若然出事的话边个揾你”,衣物则应以数层保温为原则,底层可穿排汗透气的保暖衣,外层再穿防水物料的保暖外套,另外头部、手和脚在寒冷天气较容易失温,因此防水的保暖帽、手套和厚袜也十分重要,并应穿上半高筒防水鞋,以防扭伤及路滑。而计划露营的市民,黄炎良则建议准备保暖地席和睡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