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针外展首扩至幼稚园 医生抱怨四问题:运送疫苗难 文书繁复
继去年施政报告提出小学“到校打针”流感疫苗计划,为提高学童接种率,政府在本学年将“季节性流感疫苗学校外展(免费)”计划以先导形式扩展至幼稚园及幼儿中心。参与计划的医生将于本月底(10月)开始四出到幼稚园替学童打针,赶在1月流感高峰期前完成注射。
由于外展计划首次在幼稚园推行,有参与计划的医生透露他们正面对四大“棘手位”;包括打针前需处理大量文书工作、靠估算打针人数订购疫苗并运送至学校、校方需暂时存放用毕的针筒,以及医生打针后要保存数千份学生的实体疫苗纪录长达7年。有医生感叹,如卫生署对这些问题置之不理,相信下年度参与计划的医生人数将大打折扣。
问题一:打针前需处理大量繁复文书工作 医生称大材小用
参与幼稚园外展打针计划的普通科医生陈医生(化名)表示,医疗机构需负责收集家长同意书,再将学生资料输入至“医健通”网站,为数约1,000名学生。陈医生称,幼稚园疫苗接种的家长同意书设计复杂,家长容易填漏部分资料。当医生核对资料时发现同意书出现错漏,便要致电家长核实,动辄需要联络部分家长4至5次。“步骤非常繁复,三个钟净系核对到半间学校嘅学生资料,有排搞。唔明点解要医生处理咁多文书工作,系大材小用。”
陈医生说,没有香港身份证的学生资料最难核实,譬如持单程证来港读书的内地学生或持外国护照的少数族裔。“通常呢啲学生嘅家长都从事劳动行业,日间好难听电话对资料;部分知识水平较低的家长,听完(医护要求)都唔知要畀咩资料。”他透露,卫生署曾建议医生如无法核实学生身份,可拒绝为他打针。他反问:“叫医生于心何忍呢?个个小朋友都排队打针,而佢就好似因为国籍问题无得打,变相好似歧视。”
大部分参与外展计划的医生都需要为过千名学生注射疫苗。待幼儿班学生入学,医生在9月才开始知悉报名打针的学生人数,10月底便要到学校打针。换言之,医生要在一个多月内处理过千份学生资料, 工作量可想而知。
卫生署就此情况回应称,接种疫苗为医疗程序,医生为学童接种疫苗前,必须先取得学童家长的同意。于2019/20年度,卫生署已简化疫苗接种同意书和电脑系统上载的步骤,减轻参与计划医生在处理文书方面的工作量。
问题二:医生自行订购疫苗兼运送 令医生却步
流感疫苗小学外展计划一向由卫生署提供疫苗,再由署方派员运送至学校;而医生参与幼稚园外展计划则需自行订购及运送疫苗。私人执业儿科专科医生杨超发说,医生普遍在今年5月开始向药厂订购疫苗,却在9月至10月才能确认接种学生人数。“买多咗(疫苗)要自己啃晒,买少咗又唔够针用,要拒绝同部分学校合作。所以其实医生都系靠估(订针)。”
陈医生亦批评运送疫苗不应属医生的职责:“运送啲针唔系正常人可以做到,要用温度计长期睇住,包装要用几层纸同冰袋,又唔可以打开个袋冰超过十次,好麻烦。”他认为卫生署应负责此工作,并相信打针前的种种程序足以令不少医生明年放弃参与计划。
就疫苗采购方面,卫生署回应称,由于幼稚园/幼儿中心学校人数少,位置较为分散,为了方便幼稚园/幼儿中心与就近的私家医生安排外展接种,容许运作上更多弹性。
问题三:已用针筒需暂放幼稚园 医生恐构成安全隐忧
陈医生表示,医生在幼稚园打针后,校方需要等待环保署辖下的8间医疗废物回收机构派员收回用毕的针筒。他说,如果回收机构即日到学校收回针筒,并无不可;但回收机构普遍按照既定日程工作,可能在打针后一星期才来幼稚园收回针筒,期间校方需自行保管。“有啲屋邨幼稚园好细间,甚至无锁得到嘅柜。”他认为这种处理手法可能引起安全隐忧,盼卫生署可跟进,尽量协助学校即日取走针筒。
问题四:过万份实体疫苗纪录 需存放诊所7年
另一名私人执业儿科专科医生洪之韵称,她的医疗团队今年度将为超过1万名小学及幼稚园学生打针,而她需要保管全部学生的疫苗接种纪录。“全部纪录都系实体嘅纸,卫生署要求留7年,诊所好难腾出咁多空间去放。”她期望卫生署能与时并进,将纪录转为电子形式,令医生工作更方便。
卫生署分别于6月及10月向参与计划的医生举办简介会,亦开设了计划的查询电话和电邮,向参与计划的医生和学校提供支援。医生需要在接种疫苗后,妥善记录及保存有关学童的接种纪录。署方每年都会收集医生/医疗机构、学校和其他持份者的意见,就计划的安排以及成效检讨,以完善来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