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身分 不一样的外表 少数族裔在香港
撰文: 余秋婷
出版:更新:
从相貌、衣著、语言、习惯来看,你或许不当他们是香港人,但他们却视香港为家,对香港人这个身份珍而重之。这群少数族裔离乡人,上一代落户香港,时日流转,生出来的第二代人虽热爱这城,却免不了遇过语言障碍、歧视与伤害。你愿意换个角度,从他们的视点看一下吗?
印度女孩Kawaljot Kaur<p>为香港的自由而快乐,为香港的歧视而难过
由性别歧视到种族歧视
现年17岁的Kawaljot Kaur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不过双亲是印度人,婚后移民到香港生活,在印度成长的母亲受尽性别歧视,女性不能读书识字,只可以留在家中打理“家头细务”,为了子女的将来,他们坚持要适应香港的生活。“我可以想像自己没有搬来香港的生活,就像我的堂姐妹般,我的生活就只是等嫁人了。”Kawaljot Kaur既为身在香港而拥有的自由而快乐,同时又为面对的歧视而难过,她举例指年幼的弟弟因为宗教原因而包头,在街上经常被途人注视,“弟弟曾经问我为什么别人经常望著他,对他的问题,我无言以对。”也许旁人只是好奇,但日积月累的目光,却成了无影的大石压在身上。
菲律宾女孩Sarah Elizabeth Nerveza Obiacoro <p>香港是我能够称得上家的地方
归家 不愿再离开
菲律宾裔的Sarah Elizabeth Nerveza Obiacoro生于香港,但小二时因家庭问题,曾经跟母亲返菲律宾,小住1年后,但她始终觉得自己是个香港人,决定回到香港,更深信自己不会再离开。 “香港是一个让我能够称得上家的地方,这里安全、方便,我知道我走在街上不会遇袭,我会受到保护,比较之下,我觉得菲律宾治安不太好。”她对香港人的身份感到自豪。
启励扶青会举办“真.我”展览,展出35名少数族裔中学生,54幅描绘生活的摄影作品,展览由今日起至下周四,于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举行。平机会主席周一岳在展览会开幕礼上说:“少数族裔因为文化差异,不敢表达自己,经常收起自己,希望活动能真正将他们带到公众眼前,让大众对他们有更多了解更多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