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爆煲】冯康指医疗与社会政策割裂 预言20年后仍不够病床

撰文: 陈倩婷
出版:更新:

病床不足、无地建医院、医护人手短缺、急症室轮候时间过长、人口老化加剧、慢性疾病病人比例增加等等,与医疗体系相关的问题,随手拈来已满一箩筐。
曾任医院管理局新界东联网总监长达11年的中文大学医院行政总裁冯康有话直说,“啲人话以前规划错误,可能我都系其中一个要接受批评对象”。对于当局不断强调增加病床,冯康认为,医疗问题与其他社会政策环环紧扣,若忽视“上游”问题——房屋政策、社区支援不足,即使两个十年医院计划完成,他仍不感乐观:“我好肯定20年之后,我哋仍然唔够病床!”

冯康认为医疗政策不能与其他政策分割地制订。(张浩维摄)

过去十多年的病床数目停滞不前,冯康指,现时需要公营住院服务的病人,高龄达八、九十岁,“70岁都算系后生喇!”冯康反问:“问题系,老人家系咪一定要入院?”长者若有慢性病、长年体弱、步履不稳的话,出院后社区能否提供有效照顾,其环境可否助长者自己健康生活非常关键。

要解决政策不到位的问题,冯康认为应逐个问题击破,因很难透过革命性改革去改变。(张浩维摄)

不能独立看待“医疗还医疗、房屋还房屋”

公营医疗体系的问题浅见于医患两个层面,但在冯康眼中这些只是“下游”,问题根源在于“上游”——房屋政策、社会配套。冯康指出,现时的政策是“医疗还医疗、房屋还房屋”,相当割裂;当局将医疗当作独立框架看待,近年一味计划建新楼、追赶数字,但忽视对长者居住环境的关注,是对眼前困境“简单化”。

他又直言政策不到位,如长者医疗券,虽然花费金钱多,但前卫生福利食物局局长杨永强教授早前的研究已反映,医疗券无助令长者转到私营医疗求诊,下游的人“积埋在医院”,失却纾缓公营医疗压力的本意,政府应再检讨医疗、社会服务及房屋政策三者如何互扣,否则不能解决老年化引伸的问题。

两个十年医院计划内容包括兴建新医院、重建及扩建旧医院,料完成后增加约9,000张病床,但冯康直指“如果唔去上游做嘢,我好肯定20年之后,我哋仍然唔够病床!”

现时公营医疗的压力大,冯康建议应加强公私营合作,善用私营医疗的资源。(资料图片)

革命性的改变行不通 应逐点调整

曾有人建议要重组、甚至解散医管局,实事求是的冯康则指“无嘢可以重新嚟过”,本港公营医疗面对的问题在各国亦相当普遍,无法透过“革命性的改革”解决,只能针对问题逐步改善。他指政府的措施如自愿医保、医疗券、倡私家医院推套餐价、增加公私营合作等都是好事,但所有政策都不会立时见效,需摸着石头过河,持续作调整方能长远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