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有片】制作室老板收留出走学生 社工指家庭破冰有法

撰文: 韦景全
出版:更新:

自“721元朗袭击”后,制作室老板Jason(化名)收留了数名因政见而离家出走的学生。与学生的相处的短短一个月间,他由政治冷感变得关心社会。然而,面对学生家庭关系等各种问题却令他非常矛盾。有注册社工认为,若家庭因政治问题陷入危机,双方都应互谅互让,讨论时事时不宜迫得太紧。

2019年7月21日元朗西铁站发生白衣人无差别袭击事件,制作室老板Jason(化名)自那天起收留了数名学生。(资料图片)

7月21日晚上,在元朗西铁站突然出现大批白衣人,无差别袭击市民。Jason当晚收到朋友电话,希望他能开放制作室予两位学生留宿。自此,Jason的制作室便多了数名学生“寄宿”,主要有两人,有时他们的朋友来陪伴,便会七人窝在一起。两位“常客”生于“深蓝家庭”,父母早已扬言,一旦发现他们参与任何示威,便会“逐出家门”。其中一位学生的家人更曾因此动手,令女生手臂上留下瘀伤。

学生打两份工“交租”

为免打扰Jason生意,学生们若没参与社会运动的话,每天便会外出当兼职,有人更“打两份工”,当作宿费及帮补Jason的日常开支。Jason为免尴尬,只会在制作室有客人的时候才回去。但偶然回到制作室,总会感受学生情绪低落,认为总有人要先站出来“解决”香港的问题,家庭问题反而次要。“我没听他们埋怨,只是当我看到他们像到了地盘工作般,全身也是灰,又不幸中了催泪弹时,觉得真的很辛苦。”

Jason平日会替学生购买滤罐等防护装备,并负责三餐开支。(设计图片 / 杨凯力摄)

因抗争而与家人闹翻不太值得

常言“三年一代沟”,与学生年纪相隔了“三个沟”的Jason,年轻时社会气氛与现在大大不同。他笑言自己年少时只顾打机,所以总不太理解这新生代为何要押上家庭抗争。他认为若想为香港出一分力,也可有其他方法。但他认为即使自己不收留他们,学生也会到网吧流连,既然他们决意离家,倒不如由他提供一个较安全的地方。

Jason称最初只打算收留学生数天,岂料转眼已住了一个多月。他笑称自己从来对政治冷感,只叫得出特首的名字,但自从收留了这群学生后,开始留意新闻,有时更和学生看直播。有感自己身体潺弱未能走到前线,能帮助这群学生便当“赎罪”。那么要帮到甚么时候呢,他说“直至政府回应五大诉求吧!”

香港家庭福利会工作顾问骆慧芳提醒,不论是子女还是家长,均切忌情绪激动时作重要决定。(洪业铭摄)

注册社工:切忌情绪激动时作决定

修订逃犯条例争议持续,因政见不同而与家人关系破裂的,也绝不止于以上数名学生。香港家庭福利会工作顾问骆慧芳指,家人常因出于紧张和担心,却不自觉说了一些伤害对方的说话,这时候双方也应停一停,不要马上驳斥。

短暂分开虽然有助大家冷静下来,但长远必须认真考虑放弃家庭关系是否值得,特别在情绪激动时不宜作出决定。骆姑娘建议,可利用通讯软件等,送上一些生活化的关心说话,以助双方关系“解冻”,只是长远不宜逃避问题,建议可逐步逐步冷静讨论。她又提醒虽然坊间有不少有心人,但未成年人士应对陌生人保持一定程度戒心,避免将自己陷入危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