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C执笠】回顾五年历史  拆解四大死因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DBC有不少是星级主持人,开台初期,更以巨额酬金吸引他们过档。(DBC Facebook图片)

DBC数码电台前身为雄涛广播有限公司,由香港名嘴、前立法会议员郑经翰于2008年1月7日创立,股东阵容非常强大,包括全国政协委员黄楚标、时任行政会议成员夏佳理、前教育统畴局局长李国章、东亚银行主席李国宝、资深大律师胡汉清、已故商人蒙民伟、伟易达集团主席黄子欣,及前《信报》行政总裁的何国辉。

同年11月12日,行政会议向雄涛广播正式批出有效期为12年的牌照,后来易名为香港数码广播有限公司,并以简称DBC数码电台之名营运,由郑经翰出任台长。

股东不和争拗不停

2011年8月,DBC数码电台第一条频度启播,但在启播后不久就发生连串时件。股东之一胡汉清突然将股份全数转让郑经翰;另一名股东蒙民伟逝世。至2012年7月,郑经翰就表示董事之间失去互信基础,并指责股东向广管局承诺投资6亿元后,只投资了1亿5千万,DBC数码电台可能会结业。郑经翰又称受到政治压力,直指时任行政会议成员罗范椒芬曾扬言不能让DBC坐大。

黄楚标联同李国宝、李国章及黄子欣共4名股东拒绝再对DBC数码广播注资,更入禀高院要数码广播要求在限期内交出文件,DBC出现财政困难,同年10月停播。有节目主持人一度以“义播”形式维持有限度运作,避免政府收回广播牌照,并发起在政府总部发起集会、绝食和义播要求政府介入,共有7万人集会,DBC最终在2012年11月全面停播。

DBC曾经有七条频道,包括时事节目,由前主播方健仪、 李家文担任主持。(DBC Facebook)

从DBC走过的轨迹,综合业界意见,可以归纳到DBC的死因。

数码广播未普及

数码广播由2011年开始至今,一直未普及,其中一个关键是数码广播要靠数码收音机,价钱达数百元一部。多条隧道于2012年后才陆续收听到数码广播。连主要的收音机听众--的士司机,也未有兴趣安装数码收音机。直至罗灿上任后,斥资6500万元,为全港小巴及的士安装近2万部数码收音机。但随着互联网络兴起,听众选择以上网收听,数码广播更难发展。

靠黄楚标独力泵水

郑经翰筹备初时,找来各路人马,星光熠熠,有李国章、李国宝、夏佳理等,但不久胡汉清退出。郑经翰又与黄楚标闹翻,最后只剩下黄楚标以1.6亿元,回购大部分股份,全资拥有DBC。黄楚标成为单一股东,单一水喉一闩掣,营运也就受影响。

广告收入有限

大班开台时,扬言可以拉拢广告,并与节目主持人分红。但电台黄金时代已过去,所以正式运作以来,广告收入不多,入不敷支情况下,黄楚标曾称,早期每个月要蚀数百万元。

明星主持开支大

DBC开台初期,大班郑经翰主政年代,以明星主持人作招徕,例如:梁思浩、麦润寿、李丽蕊、洪朝丰等,更以高薪挖角,所费不菲,更有传个别主持人的年薪达百万元,开支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