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学者批选择性聆听 倡林郑及官员赴连侬墙体察民情

撰文: 李家伟
出版:更新:

政府修订《逃犯条例》引发连串示威游行,早前有民意调查指,特首林郑月娥的民望评分为33.4分,为史上最低民望特首。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黄伟豪今(18日)出席电台节目时指,是次示威游行持续的原因,除了选择性了解民意,是因为政府欠缺研究民情的机关,导致政府内部不了解民情特别是网上民情。
他建议,政府可以如同往时中央政策组一样,设立类似搜集民情的部门。而针对现时情况,他指林郑月娥或主要官员应落区视察“连侬墙”,体察民意。

黄伟豪建议,官员可落区视察连侬墙,了解民意。(资料图片/罗君豪摄)

港府收集民意方法太旧

黄伟豪今日(18日)出席港台节目《千禧年代》时指,示威游行持续正反映政府过去了解民意的方法太旧,与民意脱离,未有了解到网上民情。他提到过去的中央政策组就如政府的“智囊”,透过民意研究帮助政府与社会距离,惟现时改组后的创新办,似乎未做到有关功能。

他又认为,特首林郑月娥虽然表明广纳民意,但却是选择性了解民意,如绝食者苦行到礼宾府、长者游行到政府总部,都未见林郑月娥出面与市民见面。他建议,特首或主要官员可以落区视察“连侬墙”,或向驻守的市民了解市民心声。

黄伟豪提到现时政府无研究民情的部门或机构,建议政府成立类似中策组的组织,令政府更了解民情。他又指政府应回顾事件,向相关问责官员问责,甚至要求下台。又建议政府应该尝试回应五大诉求,如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向中央政府争取普选等等。

美国《时代》(Time)杂志早前公布25名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名人,当中香港反修例示威者亦有上榜。黄伟豪认为,有关结果反映香港是次示威中以网络沟通的联络模式,是世界上相当少见,形容或是“香港首创”。

他提到,虽然上一次大型示威2014年占领行动都有网络动员,但是次示威的方式吸收了过去失败的经验,透过加密即时通讯软件Telegram及连登讨论区等平台,让示威者讨论并因应环境即时决定行动,示威者亦会因应需要使用不同的沟通平台,令警方难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