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免费为5000中年港人验脑 冀及早降低脑神经疾病风险
香港人口老化,65岁以上人口将于未来20年上升超过一倍,由2016年的116万人、占总人口的16.6%,升至2036年的237万,占总人口增至31.1%。而长者的生活质素,取决于他们是否可维持认知及独立能力。中大医学院宣布,会展开“护脑同行计划”,为5000名年龄介乎40至74岁、未曾确认脑神经疾病的香港永久居民,提供免费脑健康检测,冀及早发现脑神经疾病,趁早介入治疗。
负责项目的中大医疗团队提到,很多老年出现的脑神经疾病,风险因素可在中年作出调整,换言之,其实不少相关疾病都可及早治疗。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脑神经学副教授梁慧康提到,很多人以为脸红代表血压高,但这是错误观念,实际上很多人自己患血压高而不自知,而中年人其实可透过改变生活习惯,提早改善脑健康,逆转该风险因素,可改善的因素包括血糖、血压、运动、情绪及是否有积极学习等等。
18区招募参加者
梁慧康表示,研究将根据政府统计处划分的18区,招募不同阶层的参加者,为参加者安排认知、心理及语言测试,确保数据的代表性。他强调团队会在18区平均地邀请合资格市民参与,从而研究人口分布。研究团队包括各个专科的医生协助。除提供咨询服务,若参加者检测出现异常,团队亦会为其安排进一步跟进或转介。
团队将先为参加者做一般性检查,若参加者的风险因素较大,会提供进一步的基因测试或检查。
中大研究将与波士顿合作 剖析两地数据
中大团队的研究将与美国波士顿麻州总医院及其Henry and Allison McCance 脑健康中心合作,梁慧康称,因应香港人的生活模式,即工时长、居住环境狭窄等,对脑部及精神健康有著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希望透过研究,剖析基因、生理与环境因素间的关系,并剖析两地的差异。
研究团队将使用“多功能脑血管彩色超声波”,检验参加者血管壁厚度及血管流动的快慢,准确评估血管阻塞情况。若参加者经筛选后,风险较大,或需接受免散瞳孔数码眼底相机检查,检测早期的阿兹海默症及中风风险,而眼底检查不用滴眼药水,避免参加者检查后数小时出现眼蒙的情况,检查亦只是数分钟便可完成。
艺人陈键锋已率先检查 证脑血管缺一条血管
研究已率先招募到一位市民,该名市民为久未在港露面的艺人陈键锋,他在影片中透露最初接受脑扫描,医生指没有大问题,但短时间内再接受身体检查却发现脑部缺少一条血管,而当时他仅年约40岁。梁慧康提到,研究期间会半年见参加者一次,但强调见面时间灵活,若参加者有特殊状况,会加紧见面,从而了解他们的情况。
有兴趣参与的香港永久居民可到http://bit.ly/cuhkbraincare 网上登记或致电2790-2809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