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务署修复粉岭军地河 萤火虫年内增至50只 包括稀有品种黄缘萤
撰文: 王洁恩
出版:更新:
发展局局长黄伟纶今日(14日)发表网志时指出,渠务署的“改善河道生物多样性─复修水生生物生境试验研究”已于2016年9月完成。萤火虫保育基金会主席麦肇峰指出,完成修复工程后,粉岭军地河的萤火虫数目在12个月内,由原来的数只增至约50只,当中包括曾于香港消失逾一个世纪的黄缘萤。
黄伟纶指出,渠务署于2013年开展“改善河道生物多样性─复修水生生物生境试验研究”,并与萤火虫保育基金会合作,以粉岭军地河、元朗锦田河及打鼓岭平原河部分河段为试点,进行河道生态修复。整项修复工程2016年9月完成。
渠务署工程师谭杰帆说,萤火虫一向被视为未受污染水域的生物指标,牠们对水质要求极高,其存活反映河道四周的水质甚佳。
军地河萤火虫增至50只
谭杰帆指出,在修复工程前,军地河河道水体缺乏流动,并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使水温偏高,令水生生物或昆虫难以栖息。不过,团队重新堆砌河床石块后,创造不同流速的水道,并种植合适的植物。完成修复工程后,军地河萤火虫的数目在12个月内,由原来的数只增至约50只,包括黄缘萤。
萤火虫保育基金会主席麦肇峰指出,黄缘萤是水栖萤火虫,对水温十分敏感,是世界上非常稀有的品种。黄缘萤一度于香港消失逾一个世纪,近年才于大埔被重新发现。现时黄缘萤在港不多于300只,军地河独有20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