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儿童高烧40度  母:门诊50元都无 社协倡医疗券

撰文: 余秋婷 实习记者 张浩维
出版:更新:

本港医疗体制完善,市民一旦患病需要求诊亦相当方便,不过医生人人“可”睇,却非人人“敢”睇。年约5岁半的多多来自基层家庭,曾经发烧至近摄氏40度,都不敢求医,只因负担不起医药费,母亲仅以退热贴为他降温,得知可以申请医疗豁免才到急症室求诊,母亲陈女士感叹:“没有钱,普通科门诊要50元,我都无。”有调查发现在169名来自贫穷家庭的18岁以下儿童当中,过半数会自行购药服用,其中两成即使患病亦不会求医。

由于家境贫困,多多曾经一度发烧至39.9度,亦未有即时求医。(张浩维摄)
另外,多多现时的牙齿状况甚差,需要杜牙根,每只索价$400,对他们而言难以负担。

烧至39.9度 母忧“烧到变傻”方求医

年约5岁半的多多来自单亲家庭,遭香港的父亲遗弃,靠持双程证的母亲陈女士照顾。陈女士忆述,多多2岁半时发烧至摄氏38.5度,因经济问题未能负担医药费,只好靠自己知识为多多诊治,以退热贴为他降温,但病情未有改善。一周后,多多更烧至39.9度,获社区中心姑娘提醒,陈小姐才明白严重性,“她跟我说要立刻带多多求诊,不然‘烧到变傻’会更麻烦。”,而且得知可以向急症室的医务社工协助申请医疗豁免,她才敢去急症室求诊。对于未有及早求医,陈女士感叹:“没有钱,普通科门诊要50元,我都没有。”

当时多多等候6小时后才获见医生,开了抗生素回家休息后,情况亦不见改善。陈女士形容多多“连水都呕出来”,最终再到急症室求诊,结果住了四日医院。陈女士指自己每月靠家人资助3,600元作生活费,当中3,000元要缴交仅50呎的㓥房租金,生活非常拮据,直言:“我每日花费唔可以超过10元。”

团体建议政府设立儿童医疗券,资助贫穷儿童到私家诊所求医。(张浩维摄)

调查指过半人自行服用药物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儿童权利关注会今日发表调查报告,以问卷访问了169个有8岁以下儿童的基层家庭,发现一旦患病,超过52.4%家庭会自行购买药物服用,有20.5%指不会接受任何治疗。调查亦指出,近76.3%家庭认为公立医疗服务的等候时间过长或未能预约,反映现有公营医疗未能为基层家庭提供足够支援。

社区组织协会干事王智源期望政府设立儿童医疗券,资助贫穷儿童到私家诊所求医,建议医疗券的上限为每年3000元。另外,他建议简化医疗收费减费计划的申请程序,希望计划书能以家庭作单位划一审批,省却每次诊症都要填写的行政程序,并建议学童牙科保健计划能扩展至全港幼稚园及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