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乱后“输家”初探:政府冀以静制动 建制成惊弓之鸟

撰文: 沙半山
出版:更新:

修订《逃犯条例》触发民情沸腾,两场大规模游行及立法会外严重冲突,令香港社会撕裂程度史前无例,林郑班子遭逢上任以来最大的挫折,未来管治可谓陷于空前困局;而建制派亦因这次修例惨遭滑铁卢,令人关注会否重蹈2003年廿三条一役后区议会选举大败的覆辙。据了解,政府冀以静制动,以求未来数日突破困局,希望一方面透过更多与各界接触,更虚心聆听民意,以求未来施政更贴近民情;另一方面亦要坚持不能挤牙膏式地再作出让步。至于在林郑受挫道歉后被迫“华丽转身”的建制派,从近日发生的两宗事件中,见到他们惨变成惊弓之鸟。

林郑月娥今年初也曾在特首办与管治班子举行集思会,多名政府主要官员和常任秘书长出席。(林郑FB图片)

多沟通及交流   戒除官僚心态

特首林郑月娥和一众司局长,上周六在礼宾府举行集思会,长达接近5小时。据悉,会上众人都认同今次政府正面对重大危机,必须要做好未来三年施政工作,才可力挽民心。

接近政府的消息人士指,林郑班子认为需要接触更多不同界别及人士,要多作沟通和交流,了解对方所思所想及诉求,同时要积极回应,必须戒除过去自以为是的官僚心态,以求更好掌握民意取向。

消息人士指,现时管治举步维艰的困局仍然存在,但短时间内只能以静制动,特首亦只能向社会不断重复集思会当天的结论,即承诺以后多与各界接触,更虚心聆听民意,与青年人同行,未来要加大力度提振经济,改善民生。

据悉,林郑及各司局长均认同,经此一役后,港府必须以新思维应对管治工作,不能再墨守成规,过去不少不太可能及存在制肘的民间政策建议,或可以再作出探讨及研究,以解决香港社会当前各种问题。

植洁铃事后向游蕙祯致歉。(资料图片)

植洁铃事件掀“殃及池鱼”恐惧

至于在修例中支持港府的建制派,当政府宣布“暂缓”及“已完全停止”修例,更多次重申今届立法会会期明年7月结束,条例草案届时将自动失效,“政府会接受这事实”,建制派既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而不忿,又要尽快安抚支持者不满情绪,可谓极为困扰。

不过,属建制派“龙头”的民建联,却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先有立法会议员蒋丽芸上周五(21日)接受电视台访问时,竟然提及政府加强宣传后,可考虑是否重推修例,与政府和建制派软化“主旋律”明显不同,迫使民建联急忙发表声明,指蒋丽芸表明言论只属个人意见,并无在党内讨论,务求尽快把伤害减至最低。

可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该党的东区区议员植洁铃昨日(23日)被揭其 Telegram 竟用青年新政前立法会议员游蕙祯的照片作为头像,当游致电质问,她回应不知照片中人是对方,并向游致歉。

虽然上述事件是涉及民建联人士,但却触动其他建制党派中人的神经,他们眼见11月区议会选举形势在修例“惨败”后急转直下,均担心临近选战再发生更多不利选情事件,可能令建制派失去更多议席,故此一些小风波在他们眼中,随时会放大成为“大灾难”!

有建制中人笑言,面对选战不利的恶劣环境,任何风吹草动,他们都可能会视为针对建制派的阴谋:“希望神经兮兮的情绪,不会恶化变为被迫害妄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