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到】户外工作抵严寒 有人欢喜有人愁

撰文: 余秋婷
出版:更新:
天文台预测下周一气温最低仅摄氏7度,但行人早已披上羽绒大衣御寒。(黄永俊摄)

凉风飒飒,路人包得密密实实,步履匆匆,避免在街上久留。但从油麻地走到旺角,已见不少人抵著刺骨寒风,从朝到晚在户外工作,有小贩感叹工作卑微,不能奢求太多;有人化身成现代卖炭翁,希望持续低温,以速销御寒衣物;亦有水果店主,以一身夏日装束,不怕寒风,游走于果栏之间,以不变应万变。

走来走去,根本不会觉得冻。
果栏档主叶先生
果栏店主叶先生仅穿短衣短裤,配上胶拖鞋,无惧寒冷。(余秋婷摄)

油麻地果栏位置当风,冷风阵阵,吹得招牌恍动,顾客都严阵以待,身穿厚衣,但在果栏开舖多年的叶先生则仅穿短衣短裤,配上胶拖鞋。他说:“做果栏生意由早做到晚,又搬货又招呼客人,走来走去,根本不会冻。”他指客源来自街客和食店,食店的生意稳定,不受天气左右,不过下雨却令街客减少一半。

我们做小贩就是要日晒雨淋,哪能够想太多?
卖糖葱薄饼的陈先生
陈先生指天气冷,生意不多,但坚持开档,“做得几多得几多”。(余秋婷摄)

走在弥敦道近油麻地港铁站附近地盘外,见到陈先生摆档售买糖葱薄饼、龙须糖、芝麻糖等。气温骤降,路人匆匆而去,陈先生指天气冻,生意淡,但仍要硬著头皮开档,否则能赚的就更少,现坚持下去,“赚得几多得几多”。

最激的是天气冻但又下雨!
卖御寒衣物的排档档主陈女士
陈小姐于女人街开档40多年,指近十年的冬天越来越短,不敢入太多御寒衣物,免得滞销。(余秋婷摄)

到达女人街,只见两边排档。售卖御寒衣物的排档档主陈女士开档40多年,专售时装,寄望寒冷可以带来更大的生意额,趁冬天入了一些羽绒,等了几星期,才等到气温下降,即时将御寒衣物全部挂出来陈列,希望招徕更多生意。双手冰冷的她寄望天气持续寒冷,“如果干冻的话,生意定会大增,但因为下雨,现在冒雨购物的人不多。”她又指香港的冬天在近十多年变得越来越短,入货时,不敢入太多大衣,比较十年前,大衣的生意额足足少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