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引进新法“冻死”心脏细胞 治疗心房颤动

撰文: 黄卓然
出版:更新:

心房颤动是因为心脏收缩的讯号不正常,导致心跳不稳或心脏肌肉收缩不一致,血液有可能积聚在心房,凝成血块,增加中风风险。心房颤动病发时可毫无病征,亦可令患者严重不适,出现气喘、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香港心脏专科学院候任院长刘育港指出,本港近年引入冷冻导管消融术,适用于药物无法控制症状的病人,或可根治症状。有患心房颤动的退休警察,病发次数越来越频密,严重影响生活,平日不敢驾车太久。由于病情控制不佳,医生须安排他排期做冷冻消融术。

刘育港指出,心房颤动现时主要靠药物治疗。(钟伟德摄)

62岁的退休警察梁先生,一向生活健康、热爱运动,不时参加羽毛球比赛,亦没有吸烟、饮酒习惯。7年前他首次心房颤动病发,感到“心跳到不能呼吸、快要昏过去”,于是经救护车入院,但由于心电图检查正常,不能确定病因,但获处方相关药物。终于在2015年1月,在一次24小时心电图测试中发现心律问题,才确诊心房颤动。

梁先生无奈指,即使一直有服药,病发次数越来越频密,由最初每年2至3次,至现时接近每星期都有不适,严重影响生活,例如不敢驾车太久,担心突然病发,亦减少做运动。他说:“病发时会好辛苦,什么都做不到,有时要去急症室。”梁先生现时正排期接受微创手术冷冻导管消融术,冀解决问题。

梁先生表示,即使有服用蘗物,心房颤动症状仍不受控。(钟伟德摄)

冷冻治疗成功率约七成

刘育港说,心房颤动现时主要靠药物治疗,例如以薄血药预防中风,及以药物减少心跳不正常的症状,不过并非人人有效。冷冻导管消融术是微创手术,原理是透过低温“冻死”部分心脏细胞,截断不正常心跳的讯号传导路线,避免心脏不正常跳动引起不适。有关手术成功率大概七成,但亦有风险,例如弄穿肺静脉,重大并发症风险少于5%,死亡风险则少于1%。他指,有关手术非一线治疗,公立医院大概每年有数十名病人接受有关手术,主要是药物不能控制病情的病人。

心房颤动是都市隐疾,患者可以完全无病征。刘育港指出,年纪大是心房颤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酗酒,亦可增加患心房颤动风险。他透露,有医生正做研究,安排医院的专科门诊病人接受心电图检测,暂时已为约一千名病人检查,初步发现大概有1%病人患有心房颤动而不自知。他建议有高危因素的市民,例如曾经中风或有高血压的市民定期接受检查。

“心房颤动 同您讲清楚 !”健康讲座及心电图检测活动

主办: 香港心脏专科学院主讲 :心脏科专科医生( 陈艺贤医生、高耀钧医生、谭乐忍医生)日期 :2016年7月30日 (星期六)时间 :上午10时至中午12时30分地点 :尖沙咀会堂 (九龙弥敦道136A号)查询电话: 2899 2035注:费用全免,心电图检测请先预约,额满即止,另场内不设划位。

心房颤动病人会接受恒常心脏超声波接受检查。(钟伟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