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登山专家直击千人排队登珠穆朗玛峰 分析三大因素致逾十人死亡

撰文: 张雅婷
出版:更新:

每年5月是登上珠穆朗玛峰旺季,今年因攻顶人潮过多酿“塞车”,出现“成村人”等待的惊人画面,逾十名登山客丧命。去年曾成功登顶的港人黄伟建今年转战珠峰旁的洛子峰,见证惨剧发生,有登山客遗体被擡落山。
黄伟建分析指,攻顶人数增加、装备准备不足及适合登顶日数只有两日,都是致命死因。他认为最重要的是,登山只是对个人的挑战,若为了一己私利而抱征服大自然的心态,绝对不会成功。

本月22、23日好天气良好,吸引大批登山客一窝蜂涌到珠穆朗玛峰山上,冒著体力透支和缺氧风险,在长长人龙中等待攻顶,但有人因长期暴露于严寒天气下死亡。(法新社)

延伸阅读:港人登世界第四高峰见证气候暖化 山顶惊见遇难者遗体融雪后再现

好天气日子锐减 仅两日适合攻顶

有20多年攀山经验的高海拔登山运动员黄伟建于今年5月21日于尼泊尔时间上午7时45分,成功登上世界第四高峰,即海拔8,516米的洛子峰,成为首位登顶的香港人。但在附近的珠峰,情况截然不同,逾十人还来不及攻顶,就命丧途中。

黄伟建去年曾登上珠峰,他认为今年的情况与去年有很大分别,致有死伤。黄指出,只有在无云、无风和无雪的日子才适合攻顶,去年有10至11日好天气日子供登山者选择,但今年只有两日,即22、23日,成为死亡开始。

黄伟建在登顶途中,随处见到人龙。(受访者提供)

新手大妈帽、斜揹袋登珠峰 靠雪巴人拉上山

除了天气不配合,黄伟建认为,当中亦涉及人为。他说今年有很多新手登山,看到有人头戴阔边“大妈帽”、背斜揹袋,完全不是恰当的登山装备。更甚者,有人只捉住雪巴人的手、由雪巴人拉上山,黄批评他们连攀山都不懂,从这行为意识看来,登山只是为了一己私利,只会“累到人”。

事实上,黄在攻顶前200米也有“意外”,氧气樽突然失灵,令呼出的暖气不能排出,终结成冰,并积聚在口罩,以致无法呼气。他形容情况惊险,生怕会长眠洛子峰。幸好他即时调整心态,提醒自己不可紧张,终创造壮举。

高海拔登山运动员黄伟建,于尼泊尔时间5月21日上午7时45分,成功登上海拔8,516米、世界第四高的洛子峰,成为首位登顶港人。(受访者提供)

不少人会以“征服”或“挑战”一词描述登山,黄伟建提醒,登山只是为了完成个人心愿和目标,大自然是绝不可挑战。他每次登山前,也会抱敬畏之心,静静地与大山“聊天”。他引用登山者常用的一句话:“登唔登到顶,喺睇你心地好唔好”,即要对大自然心存敬畏、尊重大自然,大自然就会有相应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