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屋2019】人工跑输居屋楼价 上车盘30年贵13.5倍 人工仅升…

撰文: 陈嘉慧
出版:更新:

2019居屋将于5月30日正式接受申请,今期推售6个屋苑,按市价59折发售,售价介乎156万至468万元,比私楼平一大截,成为许多市民成为置业上车的唯一机会。
现时市民眼中抵买的居屋,若和过往居屋相比并不抵,因为居屋售价与市民月入的比率,愈来愈高。1985至1999年间,每期居屋最平单位售价相当于市民48个月薪金,但2014年复售居屋后更升至平均73个月薪金。
若比较人工和居屋楼价加幅,更发现人工加幅跑输居屋楼价。在1985至2018年间,最平居屋售价急升13.5倍,同期人工加幅只有6倍。

↓即睇历年居屋售价及同期个人入息中位数↓

+1

《香港01》比较过去30多年居屋出售计划(包括重售)的价格与收入比率(计算方法:该年居屋上车价 / 该年市民个人月入中位数),发现市民买居屋的负担愈来愈重;该比率由1990年代至2002年政府停售居屋前的平均48倍,升至2014年复售后至今的平均73倍。当中比例最低为1997年的21.9倍,最高为2016年的96.6倍。

虽然过去有过别年份因为屋苑特点而出现上车价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如2002年推售的全数为650平方呎以上的大单位、2013年为重售及回购单位而较贵,而2010年因有大澳公屋改建的单位而价格较低等,但整体而言,居屋价格升幅比市民收入升幅更快,楼价与收入比率整体见上升趋势。

虽然过去有个别年份因为屋苑特点而出现上车价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如2002年推售的单位全数为650平方呎以上、2010年因有大澳公屋改建的单位而价格较低等,但整体而言,居屋价格升幅比市民收入的升幅更快。

2016年,居屋细单位上车盘至少要149.7万元,当年的个人月入中位数为15,500元,楼价与收入比率高达97倍。去年推售的3个屋苑中的市区楼王,呎价更超过9,000元,而去年居屋上车盘售价亦接近160万元。以18,000元的月入中位数计,楼价收入比率高达88倍;其后因政府推出新定价机制,将居屋售价由市价的7折降至52折,上车价收入比率降至66倍。

香港连续9年成“最痛苦城市”

楼价与收入比率又俗称“痛苦指数”,地产调查机构Demographia的统计显示,香港已连续9年是全球“最痛苦”城市。2018年楼价与家庭收入中位数比率为20.9,即一个家庭需要不消费20.9年才能买到一个中等格价的私楼单位。相比之下,2018年居屋的楼价与家庭收入比率为6.9,约为私楼的三分之一,在买楼对不少人来说是个“不可能的任务”的情况下,难怪市民只好选择居屋。

但谨记上车要趁早,早期居屋入手价10万元以下的细单位,现已升值数十倍至400多万元。以香港第一代居屋顺致苑顺荣阁440多平方呎的细单位为例, 首次推出售价8万多元,2019年9月最新帐面成交价已升至438万元,升逾53倍。这个价钱已可买到2018居屋楼王,长沙湾凯乐苑中层631平方呎的大单位。

▼新一期居屋六大屋苑全面睇▼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