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童脊柱侧弯45度 港大以VBT技术手术矫正 大中华区首宗
脊柱侧弯问题影响青少年,全港10至18岁的儿童及青少年,约有3.5%受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影响,脊柱呈现C型或者S型,影响身体及心理健康。
传统治疗方式包括使用外部支架或侵入性融合手术,前者需要时间长,后者则易留下较大手术创口。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矫型及创伤外科团队,最近非融合脊柱侧弯手术团队通过微创手术VBT(Vertebral Body Tethering),成功为一名9岁男童完成矫正手术,是大中华区首宗通过VBT技术进行的同类手术。
小朋友扭计拒矫正支架 两年后侧弯恶化
赵太在2014年发现儿子在写字时有坐歪现象,经过检查后发现他有脊柱侧弯问题,侧弯达到28度。在医生建议下,佩戴了两年左右支架,每日十多个小时的配戴,不仅小朋友经常“扭计”抗拒,矫正效果亦不佳,支具矫正失败,2018年时侧弯角度已达到45度。
经过复诊后,医生认为赵太的儿子适合做VBT技术进行的非融合脊柱侧弯手术。VBT手术的方式是在胸壁上开出锁孔的切口进行。剖开脊柱后,在X光指引下,仪器从脊柱侧面每节脊椎水平处放入钛螺丝钉,然后利用非刚性带VBT连接螺丝钉。手术则是利用脊柱的剩余生长,逐渐矫正患者的脊柱弯曲。通过人工韧带抑制弯曲外侧的生长,由此令内侧生长慢慢恢复正常弯度。
术后一个月已完全恢复正常
因当时整个大中华区都未有人接受过此新手术,且手术不仅需要全身麻醉,要将外来物件置入儿子体内,令赵太一度抗拒。几番犹豫后,赵太决定让儿子接受手术。
赵太表示手术过后,儿子在深切治疗部观察了两日,精神状态非常好。手术后一个月,曾经去公园玩都困难的儿子已经完全恢复正常,行动无太多限制,他亦很快可以返学,未见到任何不良影响。
港大外科系主任:VBT手术有助儿童更快康复
港大医学院矫型及创伤外科系主任张文智表示,比起支架或传统手术,VBT手术无需要使用外部支架或侵入性融合手术,有助儿童更快康复,不会留下大面积手术伤口,并且保持脊柱的活动功能。传统手术需要置入钛金属棚及“种骨”,对稳定性要求较高,患者术后只能正常生活,对运动较有限制。
张文智表示,该手术适用于中度(40至60度)脊柱侧弯影响及正在发育的儿童,最佳年龄介乎11至13岁(具体情况视乎骨头发育状况)。过去八年,该手术主要在欧美的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效果较好。
港大医学院外科系临床副教授黄格元表示,手术并非完全没有风险,因为置入人工韧带,有可能脊柱仍是剧烈生长,导致人工韧带断裂,又或者人工韧带施力过大,导致脊柱反向弯曲。如果以上情况出现,也有可能需要再做手术,否则人工韧带等置入物件将永远放在患者身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