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医生】何栢良指单靠豁免实习不切实际 倡分流病人到私院
医务委员会日前(8日)经过两轮投票后,通过豁免海外专科医生实习方案。医委员委员、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今日(11日)在商台节目上指出,本港仍然缺乏先进医疗硬件,形容单靠引入海外医生缩短病人轮候时间是“幻想”、“不切实际”。他建议政府应研究分流病人到私家医院,不能再“公有公做,私有私做”。
医务委员会日前开会讨论表决豁免海外医生实习方案,经过两轮投票后以17票通过“港大邓惠琼方案”。当中海外医生只要曾在医管局、两间大学医学院或卫生署任职3年,并通过执业资格试后,便可豁免实习,取得正式执照。
何栢良:本港医疗系统面对硬件上瓶颈
医委员委员、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在商台节目上指出,不能单靠引入海外医生解决问题,因本港公营医院仍面对硬件上的瓶颈,缺乏最先进的医疗设备,难以应对专科病人的需求,“幻想可以缩短条队系不切实际。”他续称,本港面对医疗设备不够,并举出实例称日前有一名患有重病的儿科病人,因本港未有相应的先进设备,故需要2,000万港币送到美国接受治疗。不过因应美国方面最终不愿接收,而病人于过程中受到严重感染,最后需要送到内地合肥的医院继续治疗,“个小朋友同我讲话佢唔想死。”
他认为政府应以破格思维,不应再“公有公做、私有私做。”他建议应由第三方定下合理成本价,让公营医院的病人能利用私营医院的设备;甚至兴建中间层次医院,以合理成本价去提供服务。
医学会会长何仲平于同一个节目上称,应尊重医委会的决定。不过他估计一年内约有30名专科医生受惠于新安排,同样认为不能单靠海外医生改善现时问题。他建议应透过公私合营,将公营医院的病人分流到私家医生,并由政府补贴费用。
邓惠琼:睇唔到应该要分由咩地方来
提出是次获得通过方案、港大妇产科学系教授邓惠琼接受节目访问时称自己了解培训过程,认为可通过考试、认证机构等确保他们对本港医疗机构、运作等熟悉,并能够提供有水准的服务。至于有人提出可继续透过现时有限度注册的方式引入海外医生,邓惠琼认为做法对医生的保障不大,又引述有海外医生认为若能与本港医生看齐,并获正式注册,将可以感到安心。她又称最终目的为公众提供有水平的医疗服务,“睇唔到应该要分由咩地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