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照顾计划助亡母精彩走完最后一段人生路 女儿:以前唔识求助
长期病患者受尽病痛折磨,照顾者其实亦承受著极大压力。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主办“赛马会安宁颂”计划,自2016年开始为患有慢性及晚期病患的长者,提供安宁照顾服务,协助他们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作为家中独女的兰英,以往一人照顾患有多种病痛的父母,遇到分身乏术的困境,亦只能“硬食”。父亲离世后,为了照顾母亲让她“走得安乐”,参加了社区安宁照顾计划,在社工、义工的协助下,母亲可以更精彩走最后一段路。
曾安排父亲到老人院 却不肯吃饭、吃药
“丈夫患癌、父亲曾中风、患柏金逊病、脑退化症,而母亲则有柏金逊病和肝病。”今年62岁的兰英,过去先后经历三个至亲的离世,在丈夫逝世后,作为家中独女,一个人扛起照顾两老的重担。
她忆述,曾有一刻感到十分崩溃,因为父亲、母亲同时入院:“但唔系一齐出院。”先出院的父亲患有脑退化症,欠自理能力,兰英无法让其独自留在家,便安排他到老人院待一、两日,“已经事前同佢讲好咗,佢最初咩都话好,但佢去到老人院,发觉唔系屋企,又唔肯食饭、食药。”
义工带母亲到慈山寺、制陶瓷 “思想不集中于痛”
只有一名照顾者,不时遇到分身乏术的困境,亦只能“硬食”。兰英苦笑道,“真系唔识揾人求助,只系自己撑。”父亲于2015年逝世,她其后主力照顾母亲,然而母亲身体亦于一、两年内转差,经社工转介后,她让母亲参与社区安宁照顾计划,至其2017年12月离世,终年91岁。
母亲爱去旅行,惟当时受病痛所困,出入亦有困难,遑论是四处游玩。幸而参与计划后,在社工及义工安排下,成功参观慈山寺及农场。除此之外,更安排陶瓷艺术家上门,教其母制作陶瓷,“等佢思想唔使集中于痛。”
她续指,在其母临终前数日,义工更带同制成品,将母亲最爱的食物乳鸽图片贴于煲内,“我同朋友轮流照顾妈咪咁耐,都冇见过佢笑。佢见到真系好开心,虽然系相,但对佢嚟讲,有人记得呢件事系开心。”兰英坦言,一直以来已尽力照顾母亲,没留下遗憾。
有长者只求舒服离世
而赵女士亦为母亲参加了计划,她指,母亲一向表明不想“长命”,只求临终时可以舒服离世。其母在晚年时患有严重认知障碍、乳癌及病窦症候群,家属亦已同意为其提供纾缓治疗,并不使用入侵性呼吸装置等。在年初,母亲的情况转差,被转移至院舍内的“安宁房间”,“佢感觉精神多咗,我哋亦可以24小时陪住佢”,平静走过人生最后一段路,终年94岁。
第二阶段“赛马会安宁颂”今年1月初展开
由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主导的“赛马会安宁颂”,第一阶段于2016年开始,为患有慢性及晚期病患的长者提供安宁照顾服务,如提供社工、护士上门支援、教授纾缓治疗的技巧、个人及家庭辅导等。
近日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再次拨款,推行第二阶段“赛马会安宁颂”计划,两个阶段合共拨款逾2.55亿元。第二阶段已于2019年1月正式展开,服务亦由36间安老院舍扩展至48间,培训更多安老院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