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展加租3倍 赶走35年金禾茶餐厅 老板斥:净系考虑利益

撰文: 梁铭康 鲁嘉裕
出版:更新:

屹立于沙田禾𪨶商场35年的金禾茶餐厅,因被领展加租近3倍而无法续约,今日光荣结业。大批熟客今午纷纷到享用在金禾的最后一份午餐兼拍照留念,有旧街坊由伙记变成熟客,豪言“开张𠮶日我喺度,收炉𠮶日梗系都要喺度啦!”。这间屋邨茶餐厅,是八十年代三位大专生的创业地,告别半生心血,老板语带不舍,有股东更批评领展向钱看,“唔理小企嘅需要,净系考虑利益,羊毛出自羊身上,结果市民好受压力”。

屹立禾𪨶商场35年的金禾茶餐厅今日结业,大批熟客今午到场送别。(梁铭康摄)

金禾的最后一天,并无大锣大鼓的告别仪式,只在门外贴出一张告示与街坊道别,顾客如常光顾,有些熟客在门前拍照留念,而熟客当中,虞太及贞姐与金禾的缘份特别深,街坊形容虞太是金禾的“开国功臣”,丈夫曾在餐厅开业时任大厨,自己亦曾于餐厅当过侍应,现在则由伙记变为熟客。

虞太由伙记变成多年熟客,今日也专程到临送别金禾。(梁铭康摄)

舍工厂区择公屋商场 3书生立志开餐厅

1982年,香港工业正值起飞,不少人选择在工厂区开饭堂赚大钱,但金禾的“起跑线”却与众不同,虞太及贞姐娓娓诉说金禾的历史,当时3位浸会书院的毕业生矢志建立“金禾茶餐厅”,但由于舖位位置邻近公共屋邨,吸引不少竞争,然而最后成功突围,全因3人教育程度较高,而80年代赌博风气盛行,房署相信他们不会将餐厅改造成赌客的落脚地,结果餐厅一做就是35年。

老顾客四代同堂从美国回港帮衬

其中一位老板张先生当年斥资30多万,在当年的禾𪨶商场开业。他形容,商场数十年来经过几次翻新,但整体上“都系差唔多咁”。经过35个寒暑,不少员工已退休,加上“有啲好烂赌,有时返咗一个星期有第二档揾佢就辞职”,已经数不清35年来请过多少员工。要数最难忘事情,大概是有顾客“三、四代同堂,喺美国搭飞机返黎食”。

禾𪨶广场于2009年进行翻新工程,不少餐厅已换成连锁快餐店。(梁铭康摄)
唔理小企嘅需要,净系考虑利益,租金要高,羊毛出自羊身上,结果市民好受压力
金禾茶餐厅老板张先生
张先生批评领展“向钱看”,不理小企业的需要,最终受压的是市民。(梁铭康摄)

加租近3倍 股东批评领展不顾小企需要

据了解,领展曾向金禾提出两个方案,第一个是原址续租,但月租将会由现时7万多元加至20多万;另一方案是搬到商场另一个较小的舖位。老板们面对两个根本不是选择的选择,既不能负担近3倍租金,而楼上舖位又太小,结果唯有光荣结业。

70多岁的老板张先生批评领展“向钱看”,加上处理手法有问题,“好似将旧商场化咗妆,表面变得新啲吸引多啲人流,咁佢就有理由加租”,又指其做法令租户及市民反感,“唔理小企嘅需要,净系考虑利益,租金要高,羊毛出自羊身上,结果市民好受压力”。问到会否另觅地方再战江湖,张先生表示“有机会实做”,但下一步希望先“优闲啲先”。

大厨坤哥日炒超过150碟干炒牛河,表示今日不少食物到下午已售罄。(梁铭康摄)
金禾最后一日,有老伙记高举V字手势,与熟客道别。(梁铭康摄)

日炒150碟干炒牛河

曾在金禾做过一年侍应的贞姐,推介金禾的味菜排骨河,但笑指以前厨师的质素“好少少”。多位员工亦临别依依,大厨坤哥平日至少炒150碟干炒牛河,指今日生意太好,到下午约1时已售罄不少食物。有水吧员工则高举V字手势,以一句“听日你唔好入错门口呀!”与熟客道别。下午3时许,最后一批食客用餐,员工“埋数”后,金禾正式结业。员工在餐厅预备了一顿盛宴,有冬瓜盅、乳鸽等。虞太则在门外通知食客金禾结业,霸气地跟街坊说:“开张𠮶日我喺度,收炉𠮶日梗系都要喺度啦!”

金禾向无国界医生及香港宣明会各捐出一万元,并贴出入数纸。(梁铭康摄)

延续前人理念 捐款回馈社会

另外金禾临别之际,老板及员工亦决定共襄善举,向无国界医生及香港宣明会各捐出一万元,并于门外贴出入数纸。张先生指是为了延续前人的理念,“先贤之前每前都会捐钱,今次作为纪念,工作咗几十年,当回馈社会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