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海外医生】免试制招来黄绿医生? 细看新加坡模式五大条件

撰文: 陈倩婷
出版:更新:

本港公营医疗系统求才若渴,引进海外医生执业被视为短期纾困措施之一,“新加坡模式”免试引进医生呼声甚高,但在社会引起忧虑,认为会利便“黄绿医生”来港,甚至指是为内地医生大开中门。
新加坡接受158间大学的医学院毕业生到当地申请执业,当中包括北京大学等八间内地院校。但并非只是开门就算,该模式要求拟在当地执业的海外受训医生,需先成为有条件注册(conditional registration)医生,在指定的医疗机构工作,并受一定年期的监督,若没有专科资格的非新加坡籍海外受训医生,临床监督期长达4年,才可获当地监管机构考虑发出正式注册(full registration)。英语语言能力为五项条件之一,如需至少在IELTS(国际英语水平测试或称雅思)四个范畴,均至少取得7分的中上水平。

本港医生人手短缺可靠新加坡模式解决?(资料图片)

香港的执业医生注册由医务委员会负责处理,若海外医生欲以有限度注册受聘于医院管理局或两所大学医学院,全部申请须由医委会审批。在新加坡,这些医生注册则由新加坡医药理事会(Singapore Medical Council,SMC)负责审批。曾经面临本地医生人手不足的新加坡,针对引入海外培训的医科毕业生设不同的条件及要求。

根据当地的《医学认证条例》(Medical Registration Act),海外医生可透过有条件注册(conditional registration)或临时注册(provisional registration)在新加坡工作,前者供一些已在海外完成实习的医生申请,而后者则容许海外医科毕业生以研究生一年级身份,在新加坡取得一年实习经验。

以下列举有条件注册的申请要求、受聘机构限制、语言要求等项目,该些医生亦需接受一定年期的监督,有满意的表现才可获得正式注册(full registration)。

一、学历或专科资格

要取得有条件注册,海外医生必须先符合以下三项条件的其中一项:一、来自医学认证条例“附表二”所列出的158间指定医学院的大学学位;二、获医药理事会认可的可注册研究生医学资格;三、获专科认证委员会认可的专科资格。

+3

二、受聘机构限制

有条件注册医生需受聘于医药理事会认证的医疗机构,除了包括Alexandra Hospital(亚历山大医院)、Changi General Hospital(樟宜综合医院)、KK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竹脚妇幼医院)等医院外,亦包括国营的综合诊所。

(EMPLOYMENT ACT (APPROVED MEDICAL INSTITUTIONS) NOTIFICATION 2008)

三、语言要求

若海外医生取得医学士的院校并非以英语授课,该批人士需提交英语能力证明,以港人常应考的IELTS(国际英语水平测试或称雅思)为例,海外医生需证明自己在听说读写四方面,均至少取得7分(满分9分,本港大学毕业一般可达6.5分)才符合要求。另外亦可提供TOEFL(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托福试)、OET(Occupational English Test 职业英语测试)的类似成绩。

指定英语要求有三个可供选择。(新加坡医药理事会网页截图)

四、接受临床督导的年期

若海外医生拥有专科资格,不论其是否属于新加坡公民,均需接受至少两年的临床督导。若是普通科医生、没有专科资格,如为新加坡公民,临床督导为两年;如果是外籍医生,或非永久居民,临床督导期则为4年。若临床督导表现获评为满意,可获医药理事会考虑发出正式注册。

(新加坡医药理事会网页截图)

五、家庭医学要求

为了确保新聘医生有能力从事基层医疗,医药理事会于去年12月修订新例,规定海外非专科医生需在临床督导期间,从事一年普通内科或家庭医学,或半年家庭医学、半年指定内科,此期间需由合资格的家庭医学专科医生督导。

根据医学理事会2017年的年度报告,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2,160名有条件注册医生,其中2,022人在公营机构工作,另外138人在私营机构从业。该2,160人当中,有516名新加坡公民均在海外受训后回流,当中500人留在公营机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