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厦风暴】活化工厦政策推行6年 违规改作住宅“无王管”
活化工厦政策自2010年推出以来争议不断,2013年虽提出“优化措施”,但工厦违规改建情况仍然近乎“无王管”,甚至明显改作住宅,屋宇署都无符。活化工厦计划推出以来,业主纷纷借机加租,令租金不断上升,租户成本大增。
2010年,整体工厦的空置率达6.7%,政府为善用相关楼面面积,同年4月推出一系列活化工厦措施,鼓励现有工厦重建和整幢改装。另外,当时文件亦显示,只有约65%位于“工业”地带的工厦楼面仍作工业用途,当时地政总署批出的短期豁免书,涵盖所有工业厂房总面积1%,亦即代表工厦违规情况非常普遍。
工厦业主违规使用,除令工厦租户配对混乱,亦可能人流大增,引发潜在消防安全问题,故政府希望透过措施,让市民可循“正规”改建工厦。
2010年推措施优惠补价改建工厦
政府于2010年推出的措施包括将强制拍卖令门槛,由九成下降至八成,亦容许业主以较优惠补价方式,改变工厦用途。发展局其后进行中期检讨,更决定延长活化措施至2016年3月,同时放宽建筑物总楼面面积计算方法,并容许对建筑物结构作小规模改动。
截至今年2月,地政总署共接获215宗相关申请,其中124宗已获批准,估计可提供约138万平方米的楼面面积。6年过去,工厦空置率回落至约5%,但目前仍有大量业主违反工厦地契,政策难言“成功”。
㓥房骨灰龛各式其式 违规改建未解决
本港工厦用户违反地契问题仍未解决,擅自改建的情况比比皆是。违规工厂大厦除了被用作食肆、商店等较为常见的用途外,亦有部分被业主划作骨灰龛甚至㓥房出租。早前位于荃湾的工厦DAN6发生的“石棺藏尸”事件,正是工厦改建成“住宅”的例子。违规工厦带来的人流增加消防风险,但屋宇署巡查不足及无权进入室内调查,未能有效阻吓业主违法改建。
售价急升新界飙近3倍
活化工厦措施亦令到工厦租金及售价大幅飙升。根据差饷物业估价署的资料,新界区的工厦售价加幅最惊人,由2010年每平方米1.6万元上升近3倍至去年近4.8万元。港岛及九龙的工厦今年每平方米售价亦分别上升2.5及2.3倍。
租金方面,港岛工厦今年5月平均租金为每平方米176元,较2010年平均106元大升66%,九龙及新界分别升54%及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