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今年斥48亿购东江水逐年递增 2020年前完成“统包总额”检讨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港府由2006年起,签订协议每年购买8.2亿立方米的东江水。据水务署最新的资料显示,东江水价格由2014年起同比上升,今年购买东江水的费用为48.07亿,平均每立方米水价5.9元,同比微升0.3%。当局指会在磋商下一个供水协议前,即2020年完成就“统包总额”的检讨工作,但无计划发表中期报告。

港府由2006年起,签订协议每年买8.2亿立方米的东江水。(资料图片)

本港食水来源来自雨水及东江水,2018年食水用水量为10.13亿立方米,较去年9.8亿立方略高。

水务署的资料显示,买东江水的开支由2014年约39亿元,上升至2018年约47.9亿元,今年的开支更升至48.07亿元。

拒提供内地城市东江水价

惟发展局未有提供深圳、东莞等城市使用东江水的的水价。当局指由于广东城市须为供水基建提供土地和保护水源等,故将两地支付水价直接比较的做法并不适切。与此同时,本港水塘过去2年均流走大量食水,水塘溢流量由2016年的2,850万立方米,急升至今年的4,440万立方米。水务署解释,由于中小型水塘所收集的雨水过多,导致流出水塘,所涉及的开支非常低;输入的东江水则未有溢流。渠务署正推展水塘间转运隧道计划,计划将九龙水塘群收集到的地面径流,转运至下城门水塘,减少溢流量。

至于香港境内东江水管的维修及保养支出,过去5年的财政年度维持1,290万至2,750万元,2018/19年度为2,130万元,与去年略低约12%。过去不少立法会议员提出要以“按量收费”,取代现时“统包总额”的模式,发展局于2017年与广东省成立工作小组检讨,当局称小组至今已举行4次会议,预计检讨工作会2020年再签订协议前完成,但现届段无计划发表中期报告。

将军澳海水化淡厂第一阶段设计及建造工程,估计所需费用逾90亿元。(水务署提供)

海水化淡厂生产食水成本 较新加坡高此外,本港食水水管爆裂的宗数,过去一年呈上升趋势,由2017年的36宗,增三分之一至48宗。水务署会在重复出现水管爆裂的地点进行改善工程,2018/19年度共重置约40公里的水管。今年展开建造工程的将军澳海水化淡厂,预计2022年底前可启用,最新资料显示,化淡厂生产食水的单位成本,在扣除分配食水及客户服务的成本后,估计每立方米为10元,比新加坡每立方米7.8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