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到】猴头菇药用价值高 猴枣跟猴子有渊源
港人个个渴望身体健康,买入不少中式补品、药材林林总总,你又认识得几多款?即将踏入猴年,就向大家介绍两款以“猴”字开首的保健食品。
药食两用猴头菇
因生长形状跟猴子头相似,所以有猴头菇之名。早于明、清时期,有药典记载猴头菇的功能,主要用以补虚,帮助消化。当时的野生猴头菇不易采摘,又难以种植取得,因此只会药用。注册中医马俊豪指现今已少用猴头菇医病,“猴头菇跟淮山一样,药性较轻,起效慢,比较适合滋补。”猴头菇后来由野生变为人工栽培,产量逐渐增加,最后就由药材转型成食疗、汤料了。
有传猴头菇有抗肿瘤功效,马医师就解释此类说法多是由体外实验的结果衍生出来,中医不常有体内实验,因此在中医角度未有一定根据,证明猴头菇有抗肿瘤作用。而临床更是鲜有用猴头菇去对抗肿瘤,相反,滋补效用较高,功效包括:
补虚减压疏肝解郁放松紧张情绪
原个煲连渣食最好
到底应该煎、炸、炆、炖抑或煮先可以完全吸收猴头菇精华呢?马医师就认为最好的烹调方法是原个猴头菇煲汤。不过,由于煲汤过程未必能将猴头菇的精华完全吸收,所以最好就连渣食。他解释:“用整个猴头菇煲汤是更理想的做法,但煲汤其实并不只依赖某一食物就能起滋补作用,而是要连同其他材料,才能有最大功效。”
猴头菇味甘,性平,一般人长期食用都不会太燥热,但由于菇类含大量嘌呤物质,因此不建议身体未能分解之人士进食,例如:
痛风症感冒肾衰竭
选购方法: 新鲜品呈白色;干品呈褐色,以形体完整,茸毛齐全,体大色泽金黄色为上品。(餐饮管理协会资料)
猴枣原是猕猴胆石
坊间经常说猴枣清热化痰,猴枣并非植物,原来来自狝猴排出的胆石,多为印度猕猴。年老的猕猴跟上了年纪的人类一样,体内都容易出现结石,不同的是,猕猴的胆石比人类的更有药用价值,主要用于清热定惊、化痰止咳。而现时取得猴枣的方法相当人道--耐心等待猕猴将猴枣排出体外。虽然猴枣本身没有毒性,但药效以清热为主,而非补身,因此不宜长期服用。当连续服食1至2个月后,就应该停一停。假如患者的症状已消失,就毋须再服用猴枣。
猴枣性温,偏凉,适合体质较燥热、痰多、或气管敏感人士服用。马医师指出吃猴枣的多为小朋友,他们的体质一般较为燥热,因此会较适合服用猴枣。猴枣可以帮助小朋友晚上安神定惊;假如有痰咳就有助止咳。相反,长者一般体质较为寒凉,服用了猴枣便会寒上加寒。想知道自己是寒咳还是热咳,可以从3方面去分辨:
寒咳 | 热咳 | |
痰色 | 稀白 | 黄黄绿绿、带血丝、较稠 |
年纪 | 多为长者 | 多为小孩 |
发病时间 | 咳嗽已维持一段时间 (数星期) 多于晚上时段发病 |
咳嗽维持少于一个月 |
另外,以下人士亦不建议服用:
长者孕妇手脚易冰冷者寒咳患者
有别於单一化痰用的猴枣,猴枣散一般会配合其他食材,从而变得较具针对性。以下为常见会加入猴枣散的食材,及其功效:
陈皮:化痰、止咳珍珠:定惊、安神金银花:化黄痰、舒缓喉咙痛、清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