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西安交大丝路工学院“一带一路”电能高管人才计划25学员结业

撰文: 黄伟超
出版:更新:

“丝绸之路国际工程学院”(丝路工学院)连续第二年举办“一带一路电力能源高管人才发展计划”,来自12个国家或地区共25名高层专业人员完成培训,参加今日(1日)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的结业礼。由理大及西安交通大学(西交大)联合成立的丝路工学院,伙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及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港灯),举办为期3年的“一带一路电力能源高管人才发展计划”,这是内地和香港首个跨地域、跨文化的计划,也是丝路工学院首个校企协作计划。过去两星期25名电力能源专业人士,包括企业或政府机关的高级行政人员,以及资深学者和科研人员,参加在西安、济南及香港举行的实地考察及交流活动。今年新增4个国家派员参加计划,分别是巴西、缅甸、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

尹志田与来自尼日利亚能源专员分享港灯的“上网电价计划”。(港灯提供)

结业礼主礼嘉宾包括政务司司长张建宗、理大校董会副主席李国祥、西交大副校长席光教授、国网技术学院教务管理中心主任苏庆民,以及港灯董事总经理尹志田。此外,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科部副巡视员刘志明,以及多名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的驻港领事或代表亦莅临,包括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缅甸、俄罗斯和坦桑尼亚。

张建宗致词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借着“五通”,即加强相关各地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全球经济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今次人才发展计划是理大“一带一路策略平台”项目之一,他相信这个项目正好呼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其中一项重点,即各地在能源领域缔建伙伴关系。

他又指,香港在能源领域的系统运作、人力发展和项目融资,均拥有优势,凭借这些强项,香港定能在推展这合作愿景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理大、西交大“丝绸之路国际工程学院”今年再推出 “一带一路人才发展计划”,培育电力能源专才 。(港灯提供)

港灯董事总经理尹志田表示,为配合香港发展成为智慧城市,港灯未来会致力推动客户实践“智‘惜’用电”,将更多地利用资讯科技去提升效率,为此亦会投放更多资源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在未来七年为大部分港灯客户更换智能电表,响应政府在这方面的倡议。

他指出,藉著今次荟萃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工作坊,港灯很高兴与各地同业分享公司在这些方面的经验,相互交流。

今年计划的主题是“超高压输电、智能电网及活力都会的电力基础设施”,参加者实地考察在西安的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网在济南的各种培训设施。在香港,他们到访港灯的系统控制中心及南丫发电厂,并就“人工智能电力供应”与理大学者交流。

在为期11天的计划,参加者透过考察活动及交流工作坊,学习电力能源领域的前沿科技、现代管理系统,以及城巿特别供电设施的先进设计,并获理大、西交大、国网和港灯的资深学者和专业人员传授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