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放榜】女拔状元答应病逝祖母“做个好医生”

撰文: 实习记者 张浩维
出版:更新:
张绰倩(左三)与姚子晴(右三)喜成状元,打算修读医科。(罗君豪摄)

每年状元,有志行医者众。今年诞生4名七优状元,其中两名来自拔萃女书院,两人志愿都是行医。

其中,状元张绰倩在4科必修科以及化学、经济及生物科全取5**。她透露嫲嫲两年前因病去世,感叹“当时咩都帮唔到佢”,也不知为何嫲嫲身体变差,当时答应嫲嫲会做个好医生,希望学习专业医学知识解答家人的疑难。她未决定入读中文大学还是香港大学医学院,但偏向中大的“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

两位女拔状元均矢志读医。(罗君豪摄)

父母分别为大型机器产品经纪及会计,自小受家人悉心栽培,张绰倩爱好弹琴、唱歌及参与合唱团。她回想就读中五时压力最大,因为要应付校本评核和IES(独立专题探究)等,但知道朋友在应付同样事情,便靠互相诉苦来减压。她亦有补习中文及通识科,因为觉得此两科比较冒险,当日考完中文科后亦觉得考得不太好,幸最后喜获5**佳绩。

不同意改革令内地医生涌港

医委会改革争议闹得沸沸扬扬,矢志读医的张绰倩认为,增加医委会委员能加快处理投诉,但增设的4名委员由委任产生,身分令人质疑,但她不同意改革会降低门槛,令内地医生容易到港执业。她又指,本身最关注贫富悬殊及少数族裔问题,认为他们想透过教育取得社会地位,亦有潜能令香港变好,香港人应予以支持。

港独思潮涌现,张绰倩认为每人对此的定义不同,但首先要维持一国两制。

父为公务员的七优状元姚子晴(左)认为自己不是赢在起跑线。(罗君豪摄)

“高妹”田径队长夺佳绩

另一名女拔状元姚子晴身材高挑,原来是校内田径队长,擅长跳高。她在中学学界比赛跳高破纪录达1.63米,形容跳高的训练及经验可令她在考试时更冷静,因为跳高有三次试跳,如第一次跌杆,要冷静修正自己的动作,在生命中遇到难题可淡然处之。

姚与同窗张绰倩一样心仪医科,但姚子晴已立定志向入读港大牙医,因为有感牙齿会影响个人自信、沟通。而她的父亲为政府测量师,母亲则为家庭主妇,但她自称不是“赢在起跑线”,感谢家人给予许多自由空间,放榜后会多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