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以为保暖水樽价值500元?中大与小学推理财计划学精明消费
小学生对金钱概念究竟有多模糊?曾有小学生化身“豪客”,于小食亭或饮品机前随意以八达通为同学“嘟”饮品、结帐;老师亦透露,有学生误以一个保暖水樽的价值约为400至500元。为增强学生的金钱概念,由证监会及金管局等监管机构成立的投资者及理财教育委员会,早前委托香港中文大学与小学合作,推行“才德兼备理财学校计划”,将正确理财观念渗入在学校生活及学科课程;而校内旧书墟活动,在推行计划后增加了36%收入。
计划总监兼中大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庄太量直言,本港不少文科生对金钱及理财认识浅,甚至对赚钱存罪恶感,惟现实中每人均须为未来生活考虑,故希望将理财教育加入正规课程内,于全港推行,协助下一代从小认识到正确价值观及金钱观。
小学校长:教导理财非市侩 绘本中加入价钱比较
参与的学校之一大埔旧墟公立学校(宝湖道)校长徐俊祥直言,学校为避免“讲钱失感情”,多数不会教导理财教育,但他认为理财是教小朋友学习驾驭金钱,而非市侩,虽然香港教育重视能力导向,但理财亦是生活一部分,“要让小朋友知道钱是有限的!”故该校在各学科合适的章节中,加入理财教育。如在小三中文科的面包师傅绘本故事中,引导学生学习比较价钱、营养成份及性价比等。
究竟同学们对金钱的价值有多模糊?有老师透露,曾有小四生以为保暖水樽值价400或500元;亦有学生胡乱在饮品机前,以八达通为同学付款。
为失物拍片 让同学“估价”以理解不同物品的价值
为使学生更了解物品的价值,由学生代表组成的学生议会不但会纪录校内失物,更会为失物拍摄短片,邀请同学为失物“估价”。负责活动之一的同学陈琛翘笑言,失物包括水樽、擦胶、雨伞、外套,甚至泳衣裤、书包也有,希望藉活动分享保护财物的重要性。
实施理财教育后 校内卖旧书筹得款项增36%
学校亦改变了每年举办的旧书墟活动的模式,让学生发挥创意及自行点算收益。小五生柯心竹指,在旧书墟活动中,有同学构思,只要买满指定金额,则可获得现金券的营销策略,如提供减10元优惠,令他们渐渐对金钱运用有进一步认识。而该校今年共筹得8,417元,比在实行理财教育前、即去年的6,182元增加约36%。
藉交流团认识汇率及货币制度
此外,学校亦透过交流团,让学生认识汇率及货币制度,常识科科主任曾瑞麟指,校方在出发前会教小朋友汇率概念、分清想要与需要的东西,以及填写预算开支表。
小六女生凌雯嫣称,儿时父母曾教她在购物前要先分清“需要”及“想要”,但她早已将此道理遗忘,直至日前老师提醒,她才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情况,并在交流活动前估算所需花费,事后检视自己有否浪费金钱。
除了学校努力,家长身教对小朋友成长尤其重要,徐俊祥指,学校会在家长座谈会中讲解校方的理财教育概念及运作情况;庄太量又提议,日常生活中,家长可教导小朋友捐出部分利市或零用钱,帮助弱势社群;而小朋友要求买入心头好时,家长应要求小朋友付出:“家长出9成、小朋友出1成。”
“才德兼备理财学校计划”每年为每校提供十万元资助
投资者及理财教育委员会早前委托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在2018至21年间邀请20间学校参与试行“才德兼备理财学校计划”。本学年率先邀请5间小学参与,包括大埔旧墟公立学校(宝湖道)、中华基督教会基华小学(九龙塘)、五邑邹振猷学校、英皇书院同学会小学及将军澳官立小学。每校每年可获十万元资助,在课程内容、学校活动内加入理财及品德教育。中大教育学院大学与学校伙伴协作中心专业顾问吴家杰指,首五间小学分布港九新界,方便团队分析理财教育对不同地区及社经地位下成长小朋友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