㓥房户为糊口年终无休 轮候公屋五年无缘上楼 议员倡推租津租管
根据政府数字,全港约有20.97万人居于㓥房。立法会议员和扶贫委员会成员早前探访一名居住在葵涌的㓥房户,发现其一家四口虽有逾万元的收入,惟多年来仅居住在不足七十呎的单位。随著小朋友长大,㓥房空间愈显狭窄,卧床同为孩子玩耍的“游乐场”,亦是日常吃饭的椅子。奈何,生活环境未及改善,便要面对业主加租和滥收水电费困扰;有议员指出,政府应实施租金管制,以及提供租金津贴,以援㓥房住户困境。
丈夫年终无休 日做十二小时
梁太一家四口,于七年前入住葵涌一间不足七十呎的㓥房单位内。虽然目前租金为每月三千元,租金低于同区类似单位,但仍高占家庭支出的三至四成。家中育有两名三岁幼儿,活动空间对她们成长甚为重要,惟在狭窄的房间里,每吋土地已成为奢侈品:“转个身或郁动都无空间,小朋友有时候去走廊玩,但始于长期影响别人唔系太好。”
梁太说,丈夫于街市鱼档工作,日做十二小时、年终无休,一人独力应付家庭的经济重担,而她过往亦日打三份工,包括为两个家庭作家务助理和酒楼侍应,惟现时需照顾家中年幼小孩才停下来。她道来,自己愿意于小孩上学的时间做兼职帮补家计,奈何甚少工类聘请相关时段的兼职。
滥收水电费是常态 业主更要求年底加租千元
她续说,居住㓥房诸多不便,除了煮食时整个单位满是油烟外,亦没有空间放置洗衣机;冬天要用冷水洗衣服,每次都是折腾,更遑论要清洗的是厚重衣裳。然而,生活环境未来得及改善,不仅被业主滥收高于市价的水电费,更在去年收到通知将于年底加租金千元,她苦笑道,面对每项家庭开支有如千斤重,无一不感困扰。
至今梁太一家轮候公屋已长达五年,她并无所求,只盼政府可尽快安排“上楼”,转换居住环境,还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
应力争推租管、租津政策 增建公屋治根
社福界立法会议员邵家臻探访梁太后,感触良多,坦言每一个㓥房住户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亦看到争取政府立法设租金管制及派放租金津贴的重要。他提及,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曾说,上述建议会影响到人类行为和市场定律,但认为政府亦应为㓥房居民着想,推行相关措施。
扶贫委员会成员邓家彪亦指,梁太的丈夫独力应付家庭开支,一周做足八十四小时,政府有责任多管齐下、同时推行租管及租津去援㓥房家庭的燃眉之急,除外当局亦应增建公屋作治根方案。
联盟:重建置业阶难回应㓥房户紧急需要
社福抗贫联盟发言人丘梓蕙则说,政府目前的方向为重建置业阶梯,包括出售绿置居等,惟认为政策无法直接回应㓥房住户的紧急需要,“街坊亦唔会期望自己买得起绿置居”,促政府多建公屋助基层家庭尽快上楼,改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