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工公厕食饭 关注团体闹爆乏保障 港府硬撑有空间用膳

撰文: 陈淑霞
出版:更新:

港府早前提出改革,改善外判工权益,立法会人力事务委员会今(19日)举行公听会。网上早前疯传清洁工于公厕食饭照片,多个关注团体指是不少工友的真实写照,原因是薪酬待遇低,工友只领取最低工资,遂需带饭“悭钱”,亦揭示休息空间严重缺乏,闹爆港府缺乏足够保障。
食环署官员则回复称,该涉事公厕附近设两个用膳空间可供选择,包括值勤室及点名室,该工友平日则多于附近公园食饭,惟人多关系,始于公厕进食,遭人力事务委员会主席张超雄斥责说法凉薄。

不少外判清洁工仅领最低工资。(资料图片)

日前网上热传清洁工于公厕食饭照片,多名与会者要求港府正视问题,保障工友休息时间及环境,其中天主教劳工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干事罗佩珊指,不少工友无正式休息室用膳,饭盒需随身携带,放置于洗手间亦是常事,工作地点亦无翻热设备,“结果只能食一口凉饭。”

清洁工人职工会组织干事梁芷茵亦指,工友需于厕所食饭,原因是没休息时间,亦与工资太低有关。她指,不少工友只能领最低工资,遂需带饭减省支出,要求港府制定生活工资,另需包括饭钟钱,以解决在职贫穷。

网上早前疯传有清洁工于公厕食饭,引起大众关注。(资料图片)

职工盟总干事蒙兆达则指,标准雇佣合约无写明有小休时间,亦鼓励外判商不给予饭钟钱,形同纵容剥削,他又斥责港府“半桶水”,约满酬金规定做满1年始获发放,但实情只鼓励外判商提早与工友签署自愿离职书“走数”,要求港府考虑按比例发放。另有泳池清洁工则指,其合约以3个月计,无法受惠约满酬金。

现行新安排亦规定,外判雇员于8号或以上风球工作、即行内俗称的“打风更”,可获发放不少于“一工半”人工,清洁服务业职工会总干事杜振豪则指,有关人工水位仍然离地,有海丽邨清洁工,于“山竹”吹袭本港期间仍需返工,结果需乘的士往返,但到达时仅获安排留守室内等待“落波”,“的士钱蚀埋,又有危险”,他认为港府需制定指引,研究及列明何等岗位必须于打风期间执勤,另亦应发放2倍人工,“唔好咁寒酸”。

不少外判清洁工仍需于打风期间返工,亦需处理善后工作。(资料图片)

本身于新界乡村做清洁工的禢德皆,亦讲述打风后善后工作辛酸。他指,工友们现时仍在处理“山竹”遗祸,由于没获发劈树开路工具,惟有自行想办法清理,他认为打风更只获1.5倍人工,远不足够,“只得鸡碎咁多”;另一位外判清洁工陈福明,则指一桶垃圾动辄百多、二百磅,常腰酸背痛,不认同劳福局局长罗致光所指的“劳动不等于劳损”说法。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回复称,港府会先行该6项改革措施,另港府拨款4亿元作补贴,作过渡安排,至于与会者提出的生活工资,刘指跨部门小组研究时有作考虑,遂提出约满酬金等安排。

港府去年宣布改革外判工待遇及劳工权益,连续受雇满一年的工友,可获发6%约满酬金,工作满1个月,亦可享有法定假日薪酬。8号或以上风球执勤,则会获发放不少于“工半”薪酬。有关改革亦上调评审标书技术及价格比重, 由“4比6”改为“5比5”,亦调高工资所占比例,由今年4月1日生效,并追溯至去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