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迪士尼乐园仍“见红”入场人数增至670万 净亏损逾5千万元
香港迪士尼乐园业绩连续第四年“见红”!乐园今(18日)公布2018年度业绩,净亏损由2017年度的 3.45亿元,收窄至5400万元,同比收窄84%。入场人数则由前一年度的620万人次增至670万人次,EBITDA亦升至 14亿元,较前一年大升48%,亦创历史新高。
乐园入场人次有增长,其中来自日本、南韩及菲律宾,分别上升44%、34%以及12%;然而,入园人次当中仍以本地客为主占整体40%;内地则占34%;来自国际市场只占26%。
广深港高铁及港珠澳大桥去年相继通车,本港旅游业亦持续兴旺,去年整体访港旅客同比升11.4%,多达6,514.8万人次,同时带旺两大主题公园入场人数。海洋公园去年中公布2017/18年度入场人次,维持约580万人。
迪士尼今(18日)公布2018年财政年度(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业绩,去年度收入录得60亿元,上升18%,未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BITDA)14亿元,同比大幅增加48%。乐园新任行政总裁杨善妮指,因酒店房间入住晚数、乐园入场人次及游客消费增加所带动。而总入场人次为670万,比2017年的620万人次微升8%,本地入场人次占整体40%,内地占34%,国际巿场则占26%。不过净亏损为5,400万港元,亏损数目大幅收窄84%。
杨善妮表示,由于两大基建相继通车,内地旅客来港更加便捷,带动入园人数增加,不过因设施折旧、新酒店及主题游乐设施“铁甲奇侠飞行之旅”全年投入营运,故成本有所增加。对于下一个财政年度可否转亏为盈,她直言,过去两年的收入及EBITDA有好转,折旧逐步稳定,惟现时职务不便预测来年状况,但对乐园的进度有信心,及持审慎乐观态度。她亦透露,农历新年期间酒店爆满,内地旅客更同比有双位数字增幅,而票价暂未有调整计划。
至于政府在大屿山竹篙湾预留的60公顷填海土地,本来供香港迪士尼乐园发展第二期之用,但至今已闲置近10年,在目前本港土地供应紧将的当下,显得突兀。杨善妮表示,乐园将优先专注发展一期用地:“返港后,我希望先做好扩建计划。而土地使用则交由股东决定。”
香港迪士尼乐园于2005年开业,于2008年首次公布业绩净亏损15.7亿元,至2012年才首度转亏为盈,获纯利1.09亿元,及后2年纯利持续增长。然而好景不常,2015年乐园业务收入虽达历来第二高的51.14亿元,却转盈为亏“蚀”1.48亿元。
及后本港旅游业步入寒冬,迪士尼2016年度业绩再倒退,业务收入下跌6%至47.5亿元,净亏损扩大至1.71亿元,连续第二年“见红”。乐园同年宣布扩建计划,至2023年间新建Marvel漫威主题区及魔雪奇缘主题区,及扩建城堡等,涉款109亿元。
乐园去年五月开幕的“魔海奇缘凯旋庆典”互动舞台演出,为新阶段扩展计划揭开序幕。而最新的Marvel主题游乐设施“蚁侠与黄蜂女:击战特攻!”则于今年3月底开幕。本月初上任的杨善妮亦曾透露,“睡公主城堡”有望于2020年如期完成。
华特迪士尼2019首季净收入跌近4成 香港乐园消费、住宿有增加
美国华特迪士尼于本月5日公布2019年度首季度业绩,指出香港园区情况好转。2018年10月至12月的财务报告显示,首季收入达153.03亿美元,比前年同期相若,净收入则为27.88亿美元,比前年大跌37%。报告指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及巴黎迪士尼业绩下滑,其中上海因入园人数减少和成本上升,相反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的营业收入,则由于游客消费增加及入住晚数增加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