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行业 报贩呼吁放宽售卖货品种类 拓报摊生存空间
撰文: 洪琦琦
出版:更新:
二十世纪,互联网普及,改变了人们阅读的习惯,由纸上转移至幕前。多份报刊、杂志近年相继停刊或销量下滑,有人说报业进入冰河时期。作为报纸分销商的报档首当其冲。现时全港不足500个报档,档主平均年龄为60或以上,更有报档档主形容报摊行业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比如说,人们或以为执纸皮的婆婆很可怜,要捐钱帮助,然而或许婆婆并不认为自己可怜,这是她自力更生的方式。
全港报贩大联盟主席廖社青指出,现时全港只余下不足500名报贩,其中持牌人的平均年龄为60岁或以上。他表示,报摊的高峰期为60至70年代,当时香港报业百花齐放,多间报馆腾出,报摊为唯一分销商,生意兴隆。最高峰的时期,全港有2000逾报摊。
如今互联网普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由纸张转到萤幕前,加上连锁店加入分销行列,“饼就只有那么大,越分越薄”。他认为,报摊可作为香港商业环境下的平衡角色,让平民大众可买到较廉价的货品。“为大众提供多一个选择,不需一定帮衬连锁店”。他呼吁政府配合,例如放宽报摊的货品种类,让已在夹缝中生存的报摊多一口喘息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