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生认同医委会要改革:但现阶段未有共识

撰文: 张善彤
出版:更新:

立法会正就改革香港医务委员会的议案《2016年医生注册(修订)条例草案》进行讨论。超过100名医护人员、两所医学院学生代表继续在立法会外静坐抗议,期间有普通市民及医科学生到场参与静坐,及发言表达反对议案。

医护人员穿着白袍到立法会声援。(黄永俊摄)

现年55岁、从事金融业的陈树满,今日特意抽空支持静坐,因为“值得支持就支持”。他形容草案推得无声无息,相当可疑,又认为政府不可信。陈预计今日此仗多数会输,皆因政府“包装得靓,包装到为市民著想,又话可以加快聆讯速度,但根本系骗局。”他希望透过群众压力,影响议会内议员的决定。

中大学生莫子浚(左)及龚小姐(右),出席医学界集会,反对医委会改革方案。(张善彤摄)

医科生望延长商讨时间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会会长莫子浚,及外务副务长龚小姐就认为,草案推出时间只有4个多月,期望有更多时间收集各方资讯及意见。莫同学指出,他们最重视的始终是病人福祉,不希望降低医疗质素,认为政府可再聆听业界意见,或考虑“6+6”、“4+4”方案,即增加业外委员同时增加医生委员。

龚小姐则认为,聆讯本来就需耗大量时间,但当中不存在医医相卫问题。她说:“医委会入案率逾9成,钉牌更超过7成。”莫同学补充,8成医生支持医委会需要改革,但现阶段根本未有达成共识,目前最担心影响到市民健康。

8成医生支持医委会需要改革,但现阶段根本未有达成共识。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会会长莫子浚

港大医科学生姚家生则表示,同意业界需要改革,但认为草案仍存有不少漏洞,政府却没有给予业界足够时间考虑,及没有接纳其他声音。姚家生又引用公共医疗医生协会前会长何栢良说法,指聆讯速度受等场地、法律意见、专家报告多种因素影响,即使增加4名非业界委员,亦未必有助加快聆讯速度,始终要由整个医委会架构入手。

市民陈树满不相信现时政府的改革方案,可以加快医生审讯。(张善彤摄)
陈沛然认为有行政方法加快医生审讯。(张善彤摄)

公立医院医生工会:有行政方法可以加快聆讯

有份集会的公共医疗医生协会前会长陈沛然强调,医生绝对有诚意,及有方法处理聆讯加快问题。他认为,政府硬推现行方案,无论医生或非医生,都觉得有严重问题。陈沛然解释,聆讯属法律程序,牵涉多个“关卡”,包括宣誓、专家意见、约见委员、双方律师等,每项或需时超过半年。他指,即使是否通过草案,医委会本身都可以有方法加快聆讯速度,例如行政手段。

他续指,政府提出的大部分条例医学界都同意,惟医学界提出意见均未被接纳,认为局方没有给予商量机会。公共医疗医生协会会长吴志豪亦指出,政府制造出医学界与市民对立的画面,从而更顺利推动法案,又借议员说话抹黑医生故意提高入行门槛,做法实在令人发指。他指,现时是双输局面,业界与政府关系、医患关系已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