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峰】医生归咎缺人源于削医科生数目 医管局承诺继续招聘
一场冬季流感,令前线医药人员压力爆煲,要藉“公共医生申诉大会”向医管局及食卫局“诉苦”。有前线医生抱怨现时需连续工作30多小时,但却只有10分钟去照料每名病人,认为缺人问题源于政府于2003年时大幅削减医科学生数目,终令市民受害。医管局于会后发声明回应,称继续积极聆听前线意见 ,并承诺继续招聘全职和兼职医护人员,纾缓前线工作压力。
约130名医护人员今日(26日)出席闭门会议,直接与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医管局行政总裁梁栢贤、联网服务总监高拔升及人力资源主管彭飞舟申诉苦况。医管局会后表示,理解前线医护人员在人手短缺的情况下,面对冬季服务高峰期间骤增的服务需求,工作压力异常沉重。医管局承诺会继续尽力改善前线的工作环境及支援设备、增加培训机会、促进专业发展和加强专业纪律研讯保障,挽留人才,并且会继续招聘全职和兼职医护人员,纾缓前线工作压力。
内科医生一人照顾达30病人 忧有错漏导致医疗事故
与会者之一的伊利沙伯医院内科胡医生就透露,会上有医生反映,现时的人手短缺,源于政府在10多年前削减医科学生及学护数目,政府政策失误却令市民受害。
对于医护工作沉重的问题,他举例指,一名内科医生巡房时需照顾20至30名病人,并需照顾其他专科病人的内科问题,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只有约10分钟去处理每个病人的问题,包括与家人沟通、做一些小手术及治疗,“时间并不充足,其实对病人与医护都不公平。每年都很忙,但现在医生不只忙,更很惊,惊有错漏,会导致医疗事故。”
他又表示,一般医生平均工作时数为每周60小时,但若需要当值,“分分钟On call达30多小时。”他亦称,医管局公布的公院病床占用率并不能反映公院内真实的情况,冬季流感期间占用率实际可达145%,远高于医管局公布的110%。
被问到对会议上政府的回应是否满意,他认为人手问题是短期内难以解决,不过政府应正视问题,“不是将所有病人推入病房就等于解决问题。”